孔曦
刚刚结束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马来西亚电影 《分贝人生》 让我印象深刻:
中学没毕业的青年阿强和年幼的妹妹以及患精神病的母亲住在没有自来水的贫民窟里,阿强打工和母亲缝纫所得只够一家人勉强糊口。妹妹六岁生日那天,阿强开着摩托车载着妹妹外出庆祝,回家的路上,被一辆疾驶而过的轿车撞了。在医院苏醒过来的阿强得知妹妹死讯,急于安葬她,但他拿不出妹妹的出生证明,只能让她继续躺在太平间。此事令阿强十分焦虑,引发了他和医院管理方、母亲、老板的一系列冲突。当他终于说服母亲拿出积蓄,打算去“做”一张“出生纸”的路上,却发现了事故当晚的肇事轿车。
阿强没有报警,也没有潜心等候车主,而是砸车泄愤,引来了拘留他的警察;当保释他的义工小川带他和伙伴到议员家参加派对,在气派、丰盛的派对上,阿强再也没有耐心等小川的回音,而是打包了一些食物,和伙伴们匆匆离去。出门后,他们解气地松开了议员家门外送水车的水管,顺利地偷走了一辆高级轿车。
当偷来的轿车撞倒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人,阿强初时也显得很震惊。但他没有像伙伴一样匆忙逃离,更没有幡然醒悟,而是冷静地开着赃车回家接母亲上车。他让母亲吹着轿车里的冷气,吃着他从派对上打包回来的食物,继续前行。义工小川打来电话,告诉他,议员愿意帮助他把妹妹的遗体从医院接出来,阿强听了无动于衷。对人间的善意,他已经失去信心。片尾,妹妹稚气的歌声在阿强心中回响:“回家吧,一起回家吧……”外面下起了大雨,然后是短暂的漆黑,然后,是剧终。有人称赞这是开放式的结局,我以为,结局就是阿强载着他母亲一起驶向死亡。他相信,这是去和妹妹团聚。
有责任感的编导、流畅的镜头语言、生动的演技,成功地展现了贫穷是怎样使一个年龄和体格上的成年人依然只是一个巨婴。在阿强的世界里,除了妹妹,除了一起偷车的伙伴和那个介绍他去做假证的什么哥,除了忙碌的义工小川,他从未从其他人那里得到人世的温暖。更因为没有受过教育,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暴力和偷窃。
表面上看,是一场飞来横祸毁了阿强一家,但这起事故只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要解决贫穷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仅仅靠义工和人们的同情心肯定是不够的。如何让穷人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接受基础教育、自食其力,更是难题中的难题。
一部电影,倘若能引起观众思考它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它就成功了。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分贝人生》 获得了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男演员奖。张艾嘉饰演的母亲可圈可点,很好地起到了绿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