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7月28日 星期五
3
综合;广告

上海各街镇全面开展“关爱功臣”活动

优抚安置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本报讯 (记者  何易) 上海正在全市各街镇全面开展“关爱功臣”活动。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新型优抚安置工作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优抚安置对象普遍得到精神抚慰和生活关爱。

    直到今年6月中旬离世,家住嘉定工业区白墙村的复员老军人肖老伯脸上始终挂着微笑。长年来,由于肺部严重炎症,老肖基本卧病不起。承接“关爱功臣”项目的优抚志愿者主动上门,根据老肖的身体情况,照料他的起居:肺部炎症患者需要多“清肺”,志愿者对老肖的饮食格外关注;老肖体质虚弱,防寒保暖是关键,志愿者轻轻搀扶、披衣端水。据了解,2013年,《上海市全面推进“关爱功臣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 出台,明确了六项基本服务项目和六项拓展服务项目,目前已形成各级民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方面协同配合、社会力量有效介入、服务对象踊跃参与的优抚安置服务体系,基本构建了一张覆盖全市的“关爱功臣”网络。

    市民政局双拥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每15至25名优抚安置对象选拔配置1名志愿者和联络员的比例,上海建立了一支由专业社工引领的志愿者、联络员服务队伍,为全市烈士遗属、因公牺牲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伤残军人、伤残民兵民工,享受国家和本市定期生活补助的在乡复员军人、参战退役人员、参加核试验军人退役人员、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等5万余名优抚安置对象提供服务。服务队总人数3300多人。每年,市财政配套1700万元,再加上部分社会捐赠资金,全部落实使用到优抚安置对象身上。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