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华盛顿记者张松
7月25日,中美研究中心在华盛顿特区举行“中美关系的前景与挑战”研讨会。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应邀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两国关系取得重要积极进展
崔天凯指出,中美关系是一组战略性的关系。准确把握中美关系,要求我们不仅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更要看清要往哪里去;不仅要看到树木,更要看到森林。近半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穿越了冷战的阴霾,经历了冷战后的惊涛骇浪,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21世纪的中美关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
崔天凯表示,特朗普总统就任以来,在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取得重要积极进展。两国元首在海湖庄园成功会晤,不久前再次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期间成功会晤,为新时期中美关系指明方向,确立建设性基调。双方已经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等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
崔天凯指出,首轮外交安全对话于6月初举行,双方取得了重要成果。上周举行的首轮全面经济对话同样取得了成功。中美双方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了成功对话,重申双方将加强对话与协调,发展经济关系,管控可能的分歧。双方认识到,虽然对话无法立即解决所有分歧,但对抗的道路更不可取。同时,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选择互利共赢的建设性对话,为全世界注入了难得的乐观信心。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样的再确认比任何具体协议都更能提振工商界的信心。
全力防止任何可能导致“脱轨”的风险
崔天凯指出,虽然中美合作取得了很多积极成果,但中美关系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高度重视中美关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全力防止任何可能导致中美关系“脱轨”的风险。
一是“一个中国”原则。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挑战。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了处理台湾问题的原则,美方有义务遵守这些原则。但近期出现了一些危险动向,美方再次售台武器,还有人鼓吹提升美台官方交往,甚至扬言要恢复美台军事关系。中方坚决反对这种对中国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的挑衅。在这一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二是朝核问题。中美在朝核问题上既有推进无核化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也存在策略上的分歧。中方坚持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解决朝核问题。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双轨并进”倡议是解决朝核问题的现实出路。对包括美国在内其他国家所提出的创造性、务实建议,中方也持开放态度。中美之间保持着对朝核问题的磋商。希望有关国家相向而行,共同推进解决朝核问题的外交努力。同时,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决定推进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该系统对中方战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方绝不接受美方依据国内法、对中国实体和个人搞所谓“次级制裁”。美方这些做法只会严重干扰合作,也使中方对美方的真实意图产生疑问。
三是南海问题。南海问题的核心是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不是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有关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当事国协商解决。这正是中国和其他有关当事国正在做的事情。如果美方真如其所说在领土主权争议上不持立场,就应当避免造成局势升级,就应当支持有关当事国之间的磋商。“航行自由”概念遭到了扭曲和滥用。美国开启“航行自由行动”的最初目的是反制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样的“航行自由行动”侵害了中国的权益,加剧了地区形势紧张,与 《公约》 的规定和精神背道而驰。美方如果真的关心 《公约》 和“航行自由”,就应加入 《公约》 并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与中国合作推动完善世界海洋秩序,有效打击公海的海盗和恐怖主义活动,而不是在别国海域搞军事和政治挑衅。
崔大使强调,中美两国的相互需求和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彼此分歧。中美关系能在过去几十年变得更加强劲而富有活力,不是因为没有困难,而是因为我们始终胸怀大局,抓住了以建设性的方式扩大合作、管控分歧的机遇。习近平主席在海湖庄园会晤时指出,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希望中美两个伟大的国家,能够继续展现智慧、勇气和诚意,双方相向而行,推动两国关系沿着互利共赢的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本报华盛顿7月26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