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顾一琼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总书记的千金一诺,拉开了这场关乎13亿人全面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改革大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生存,更好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架起了民生领域改革的四梁八柱,也逐步支撑起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昨晚,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最后一集《人民的获得感》。压轴亮相的“获得感”其深厚用意不言而喻。
一位上海观众说,这十集专题片,从经济转型到文化改革,从法治建设到环境治理,从秣马强军到从严治党,有根主线贯穿其间,那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获得感,这绝不仅仅是承诺,更代表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待人民的深深情意和拳拳用心。但这恰恰也是一场最为艰苦卓绝的革新———为了人民,就要勇于啃硬涉险;为了人民,就要敢于挥剑断利;为了人民,就要善于奋起创新。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获得感,就是身边一组组真切的数据
王高安,上海援藏干部江孜小组组长。在艰苦的条件下,这些天,他坚持准点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系列政论片。片中花了很大篇幅提及的精准扶贫,让他很是激动。
王高安援助的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全县有2794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1352名贫困人员,属于深度贫困地区,而他在当地分管的就是脱贫攻坚。按照计划,江孜县将于2019年实现脱贫。
如何因县施策,跟江孜的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要求紧密结合? 王高安之前深入学习了总书记的脱贫攻坚战略思想。结合实际,他在当地提出了四个“扶”:扶贫先扶志,不能丢了志向;扶贫必扶智,要加强农牧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引入市场规则、价值规律、竞争意识,遏制住贫困的代际传递;扶贫定扶质,他说,“贴地飞行式”的低水平摘帽难度不高,而他们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持续增收致富,提高质量,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还有,扶贫须扶制,过去,扶贫资金投入有两种弊端,要么简单分钱,结果农户没有生产性投入,要么把钱给合作社或企业,却因为没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帮了富人没带动穷人。
现在,江孜县建立了两种增收模式。首先,建立了红河谷农业园区,通过园区带动19个乡镇,并整合好更多农户的蔬菜菌菇基地大棚,发挥科技带动核心示范功能,技术人员培训本地力量。
今年,这一模式已经带动15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年底前实现脱贫。第二种模式,投入545万元发展特色农牧业合作社,并建立农户利益捆绑机制。
获得感,就是老大难终于“不再见”了
老人重病,孙辈入学,这日子挨上谁都不太好过。龙华街道退休人员冯联清看了政论片却主动“积极发言”:“我们一家就是改革的直接受益者,‘将改革进行到底’,我们举双手赞成啊!”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冯联清经历了上山下乡、顶替进企业吃大锅饭,这些年是他觉得变化最大的年头:医疗改革,国家降低医疗成本,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特别是2015年出台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让他身患重病的老丈人、丈母娘都享受到了特殊减免政策,看病方便了,更看得起病了。教改以及学区联盟的建立,让本来愁着择校的孙儿甘心进入家门口的好学校,有了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机会。
现在的老冯,日子更有盼头。
静安寺街道的沈经华老人是位残疾孤老。一日三餐、穿衣洗漱,常人的日常却是困扰老人许久的“老大难”,更不用说寻医问诊、精神娱乐等“高难度选项”。
纪录片中,总书记一句“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把老年人照顾好”让沈老感触良多。随着这些年准入门槛降低,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由此也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如今,街道乐龄家园敲开了老人家门,并不断拓展服务项目为老人排忧解难:一日三餐送上门而且品种丰富;每天会有家政员来为她服务1小时;还有独居老人平安关爱员,全年无休等候咨询提供帮助;突发疾病时,还会有护理员上门进行康复援助服务。
老人说,“这些年,我的生活确确实实彻底变了,那些老大难,终于可以和它们‘不再见’了”。
获得感,就是有逐梦的可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之变深刻而生动,也创造了更多就业,增加了更多更稳定的收入。更多安居乐业的百姓开始有了新的期待,获得感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有了逐梦的可能。
来沪十多年,一路从打工仔干到创业者,伍小强说,是这个时代,是改革,给了人们逐梦的可能。如今,他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在漕河泾站稳了脚跟,正是改革改出了企业成长的一系列快速通道。比如,在工商注册、市场监管等环节,特别是在初创时期,在鼓励“双创”的大环境下,作为漕河泾开发区的孵化器企业,享受了许多优惠政策,其本人也获得了多项市及国家级的奖励,包括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及“千人计划”,国家人保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等等。
“改革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代,面对前景广阔的市场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我们要抓紧专业技能培训及人员储备,迎接下一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