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
8
通信新干线

申城进入盛夏“烧烤”模式

天翼智能生态 市民避暑首选


中国电信打造的“智慧家庭”是集智能连接中心的“天翼网关”、智能娱乐中心的“高清IPTV”以及智能云存储中心的“天翼家庭云”为一体的全方位家庭信息化系统……

通过“天翼智能生态”系统,懒得在高温天买汏烧的市民也能通过手机轻松订餐,享受“空调、WiFi、外卖”的惬意时光。

图:CFP

    ■穆亚楠

    38℃、39℃、40.9℃! 随着上海连续高温,突破145年来的最高气温纪录,市民们也纷纷戏言申城进入了“烧烤”模式。而即将在近日揭幕的“2017年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则为酷暑折磨中的上海市民送来了希望。“天翼智能生态”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如同沙漠中的绿洲,给上海市民送来了丝丝凉意。

    通过“天翼智能生态”系统,懒得在高温天买汏烧的市民也能通过手机轻松订餐,享受“空调、WiFi、外卖”的惬意时光。

    高温“捂热”了移动互联网

    在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的王小姐看来,持续高温天气不但让市民着实感受到了夏日的热情,同时也把夏日经济给“捂热”了。吃饭叫外卖、外出坐网约车、购物上网店……在“互联网+”的帮助下,酷暑下的上海市民变得越来越“宅”。

    “这么热的天,再让我和往常一样去菜场买菜做饭,实在吃不消。”刚到家的王小姐难舍家中空调的诱惑,早早地通过天翼4G全网通手机点了一份外卖。仅过了一个小时,美餐就送到家了。对比外卖和自己家里“开火仓”,王小姐认为:“虽然开销比自己买菜做饭贵了些,不过现在各家外卖软件都有优惠券,折扣后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总比大热天自己做饭一身臭汗强。”

    “大热天站在太阳底下等公交,感觉整个人要晒得变形了。”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李女士家离工作地点不远,之前一直坐公交车上班。但随着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现在网约车成了她每天出行的工具。

    专职网约车司机马师傅也告诉笔者,这几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他接了近20个单子,是平时两倍多。“现在天气热,我都有些忙不过来了。不过单子多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心里还是高兴的。”

    不过,网约车的使用完全依赖于移动网络质量。所以一部能随时保证网络速度的全网通手机是必不可少的。李女士告诉笔者:“上次我和同事小周一起去南汇跑客户,正准备用手机叫个网约车,却发现手机信号很差,滴滴的客户端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幸好同事小周使用的是天翼4G全网通手机,可以自动选择信号最强的运营商网络。最后还是靠着他的手机约好了车。”如今,李女士也将手机换成了天翼4G全网通手机。这下再也不用担心高温天没法使用打车软件了。

    家庭智慧新生活

    这个周末,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的高小姐没有和往常一样回到母亲家中。不过在“天翼智能生态”的帮助下,她正通过千兆光网和女儿面对面地交流,一点也没影响到亲情的传递。

    高小姐一直想在家中安装一个智能摄像头,好随时看到自己的女儿。“上次在网上买了一个智能摄像头,但买了之后才发现智能摄像头的安装和使用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夫妻俩都是IT小白,尝试了半天也没搞定,只能把摄像头闲置在家里。好在现在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提供了全套智慧家庭组网方案,这下我家闲置了半年的智能摄像头,总算可以发挥功效了。”

    据悉,中国电信打造的“智慧家庭”是集智能连接中心的“天翼网关”、智能娱乐中心的“高清IPTV”以及智能云存储中心的“天翼家庭云”为一体的全方位家庭信息化系统。通过“天翼网关”,集合支持e-Link协议的智能设备,用户可享受远程操控以及接入统一化的服务。用户无需进行复杂的智能家居配置工作,可以轻松实现智能家居产品的即装即用。

    当然,要想充分地实现智慧家庭体验,保证家庭所有地点的网络畅通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通过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提供的“智能组网”服务,针对不同的家居装修情况,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家庭组网”解决方案,实现家庭网络“360度无死角”WiFi信号覆盖。目前,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的“智能组网”已服务近20万用户,成为上海家庭实现智能化的好帮手。

    高小姐高兴地告诉笔者:“电信的工程师上门检测后发现,我母亲和女儿的卧室由于距离客厅比较远,信号很弱无法实现智能摄像头监控。工程师在咨询过我的意见后,对网络进行了调整,最终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此外,作为智慧家庭的核心产品之一,“天翼4K高清IPTV”是以光宽带为接入方式,基于高速敏捷的宽带,向用户提供家庭娱乐、信息化一体化服务。不但拥有高达4K的超清画质,使得电视画面更加细腻,还拥有超过150路直播、超过15万小时影视资源的“天翼高清”。高小姐可以通过4K高清IPTV,进行视频通话,实现手机、电视、PAD等家庭娱乐设备的多屏互动。

    随着全网通手机、物联网、智慧家庭等产品的火爆,如今上海互联网建设的发展,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网络速率提升,而是开启了一个万物联网的互联网新时代。

    物联网成就万物互联

    上海市电力公司的朱先生告诉笔者,每年夏天对于公司的抄表员来说,都是最辛苦的日子。由于传统的电表只能依赖人工抄写,不但容易出错,效率也很低。不过随着以NB-IoT技术为标准的物联网智能电表产品的问世,困扰公司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以后抄表员们再也不用上门抄表了。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电表会自动上报家中用电数据。精准透明计费方式,可以让市民随时得知家中不同时段的用电情况,避免产生争议。”

    朱先生告诉笔者,大多数市民对用电情况表示异议都发生在夏天。由于夏天空调的使用量剧增,市民的用电情况也会发生很大增长。“平常都是100元不到的电费,一下子增加到600元甚至上千元,很容易让市民认为是电表计费有误。而我们上门进行测试和解释工作,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市民往往还不认可。而有了智能电表,市民通过手机就能知道自己每天的用电情况,彻底避免了误会。”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赵先生在静安寺附近上班,由于附近寸土寸金车位很少,每天上班的停车,都是困扰他的“老大难”的问题。“我们写字楼的车位少,全公司只有几位老总才有固定车位,其他人只能见缝插针地‘打游击’。事实上有时停车场里明明还有空余的车位,但停车场管理人员由于无法准确地知道车位情况,常常不敢放我的车停进来。有时就算进了停车场,由于不知道空闲车位的位置,每次都要在停车场里转半天,非常得麻烦。”

    不过在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工作的大学同学小周告诉赵先生,随着电信基于NB-IoT技术的智能停车系统普及,赵先生的烦恼即将得到解决。通过物联网技术,未来所有的公共设施都能通过移动互联网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通过智能停车系统,我用手机就能知道附近哪个停车场有空闲停车位。到了停车场,还能告诉我空闲停车位的具体方位,非常得方便。”

    新一代物联网(NB-IoT)是基于蜂窝移动网络的物联网连接技术,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大连接、覆盖广等优势,也是实现海量连接,万物互联的一种主要手段。2017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已全面建成商用新一代物联网 (NB-IoT)网络,这也是全球首个覆盖最广的物联网(NB-IoT)网络。

    目前,新一代物联网(NB-IoT)已广泛应用在智能抄表、智能停车、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2016年12月,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嘉定、杨浦、松江3个试点区域进行规模外场试验。2017年3月完成网络测试及功能验证,2017年5月10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首个NB-IoT自动环境监测及井盖监测应用在世博智慧园区正式落地。

    2017年6月27日,中国电信发布全球物联网开放平台,这是中国电信打造的国际物联网专业化平台。该平台可通过全球统一系统,实现物联网连接服务的统一管理,为企业提供从生产部署到服务变现的“全生命周期”物联网连接管理与自助服务。该平台目前服务全球24个运营商,超过1700家行业客户。

    智能电表、智能停车场、智能环境监测……这一切原来在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景象,如今在中国电信上海公司NB-IoT技术的帮助下,已经成为了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现实。从芯片、模组到网络、接入再到物联网平台,再到具体的应用行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在加紧布局,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的“天翼智能生态”物联网产品也呈现全线爆发之态。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