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唐闻佳)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昨天,骨科界专家发起并成立“老年髋部骨折救治联盟(中国·上海)”,将携手探索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的救治水平和预防机制。
据统计,当前老年髋部骨折的平均预后情况为:25%完全康复,40%需家庭护理,50%需拄杖或助行器,24%大于50岁的患者在一年内死亡。非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的5年生存率仅30%左右。伤后一年内的平均死亡率为12%-37%。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中国甚至全球都正在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老年髋部骨折救治联盟(中国·上海)”由市六医院骨科出任理事长单位,市一医院创伤骨科、瑞金医院骨科、长征医院骨科、浦东医院骨科担任副理事长单位,创始理事单位还有长海医院骨科、华山医院骨科、仁济医院骨科、市九医院骨科、新华医院骨科、中山医院骨科、浦南医院骨科、普陀区中心医院骨科等。
联盟理事长、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市六医院副院长张长青教授介绍,市六医院从2013年起就在国内率先开展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绿色通道建设、多部门协作模式,并探索开设专门的老年髋部骨折病房,将没有禁忌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手术时间提早到48-72小时内,降低了病人的早期死亡率,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形成了初步的经验。
当前有关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的研究已获得多项百万级课题的资助,成立联盟正当其时,希望能形成上海乃至中国特色的老年髋部骨折救治的经验和模式。
“老年髋部骨折救治联盟”将是一个开放体系,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将接纳全国的重要单位参加,共同为更好地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做出中国骨科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