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7月21日 星期五
6
文汇教育

走近上海首批“组团式”援藏教师

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在雪域高原上与时间赛跑


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中学,上海市上南中学南校的援藏教师王剑平和学生们在一起。  

上海“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 供图
上海市老港中学的援藏教师赵林钧和学生在学校操场上。上海“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 供图
上海市松江区叶榭学校的援藏教师张新宇正在给学生上物理实验课。    摄影 李立基

    7月18日,上海首批40位“组团式”援藏教师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教育援助任务,回到上海。而西藏那头,他们对口援助的日喀则市上海实验中学,喜报频频传来———

    今年高考文理科上线率都达到100%;9人考取内地西藏初中班,是去年的一倍;小学毕业班学业水平测试在日喀则市的排名从去年的第36名一举跃至今年的第5名……这些数据,均创出历史新高。

    在海拔3800米的雪域高原,很多上海援藏教师会出现头疼、失眠等症状。为了提高西藏的教育水平,他们起早贪黑,仅用一年时间基本完成原计划三年的教学管理任务———他们,是一群与时间赛跑的人!

    ■本报记者 沈湫莎

    这一年,“白手起家、白首而归”

    一年前,出发在即的浦东新区工读学校老师薛丰华,想了解一下自己即将参与援建的学校———日喀则市上海实验中学。而在网络上搜索后,他只搜到一张学校大门的照片。可以说,上海首批“组团式”援藏的40名教师,带着对这所学校几乎“一片空白”的印象,坐上了飞往日喀则的飞机。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队长傅欣用一句话概括这段特殊的经历:“白手起家、白首而归”。前半句指的是,上海老师们援助的这所学校几乎一穷二白,连援藏老师住的地方都要自己找;后半句指的是,短短一年,已让年仅37岁的他长出了不少白发。

    “我们一来就发现,藏族孩子学习非常刻苦,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绝不比内地的孩子少。但由于缺少老师,缺少高水平的教育,他们的分数普遍不高。”傅欣说,来到藏区,孩子们认真刻苦的状态,颠覆了老师们的想象。

    日喀则属于藏区腹地,一年中的许多时间,这里风很大、很冷,孩子们不得不窝在教室里,通常早上6点半开始学习,到晚上10点才结束晚自习,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让傅欣感慨的是,孩子们虽然学得如此刻苦,但成绩却不理想,因为他们的学习效率太低了。

    提高教学效率,成了上海援藏老师提高日喀则市上海实验中学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学校里,出现了很多新规定。比如,上新课前,老师要求学生必须复习前一课内容;有时,老师还会为学生提供“一课一练”等辅助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已经习得的知识点。

    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花在课堂里的时间少了,成绩反而提高了。可是,空下来的时间做什么? 上海援藏老师们带去了“上海教育”的模式:组织藏族孩子们在学校开设学生社团。

    在这所学校,唐卡社在上海援藏老师抵达之前就有,可惜,现在社团大门已经积灰———这里已经很久没有开放过了。“主要是没有老师。”杨浦区业余大学教师张斌正好是美术老师出身,虽然入藏前没有接触过唐卡,但为了重新启动这一社团,他认真地学习了唐卡知识,并编出了 《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系列校本课程———唐卡艺术》。很快,20多个对美术有兴趣的孩子,在课余时间跟着张斌学画唐卡,一个学期下来,他们已画得有板有眼了。

    援藏教师薛丰华爱好摄影,入藏时带了不少摄影器材。他和几位老师一商量,带领学生们创立了摄影社团。老师们把自己的器材分给藏族孩子,让他们用镜头去发现、分享家乡的美好。

    当听到学校要成立女子足球社团时,好多女生都很积极。原来,踢足球是藏区孩子们最喜欢的运动,不过到了初中年龄,一些学校就只有男孩子能踢足球了。上海南洋模范中学体育老师薛强和田林第三中学体育老师赵冀辉从全校报名的女学生中挑出20多人,组建了高原第一支女子足球队,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女孩子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传、带、射的技巧。

    社团活动如此丰富,会不会影响孩子们学习? 赵冀辉做了一个统计,参加足球社团的孩子中,90%以上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升。

    日以继夜,只为留下可复制的“上海模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抑扬顿挫的古诗词朗读声回荡在3800米高的雪域高原上,汉语的美感浸染着每一位朗读者。

    其实,文言文教学原本是藏地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援藏教师团中最年轻的、来自上海市曹杨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汪思翔,却凭借一腔热情,让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原来,不少藏族孩子觉得文言文背诵起来很困难,经他一教,很多孩子们喜欢上了文言文,学习热情大大提高。

    除了平时的课堂教学,上海援藏老师们思考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把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经验留在西藏———留下可复制的“上海模式”?

    于是,汪思翔决定白天上课,承担语文教研的各项工作。到了晚上,他开始奋笔疾书,把教学心得记录下来。在几百个因为高原缺氧而头疼的夜晚,他笔耕不辍。一年来,汪思翔编写了逾84万字的 《高中汉语文言诗文教学参考材料》、《高中汉语现代文教学参考资料》 等4本教师用书,以及 《高考汉语百题大过关》 等2本学生用书。

    眼看一年援藏即将结束,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方文晶还在坚持给藏族老师做培训。面向藏区本地教师的培训,从上海援藏老师入藏的第一个月后就开始了,雷打不动。记得刚到西藏时,关于“到底是培养本地教师,还是顶岗上课”,上海援藏老师之间时有争论。不少人认为,指导并带动当地教师发展更重要。而方文晶觉得,如果援藏老师只搞教研,不去上课,难以让当地老师信服。试想,没有亲临一线,援藏老师们怎么可能编写出适合当地的教案呢?!

    于是,听一线老师上课,累积经验编写教案,成为方文晶开展教研工作的重点。日喀则市上海实验中学里有200多位藏汉教师,以前除了偶尔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和学习,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几乎没有。方文晶相当于在平地上起高楼。经过一番系统思考,他抓住了“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让参加教研讨论成为当地老师的一种习惯。

    不舍离别,新团队踏上新征程

    “刚来时每天都很想家,真要离开时却舍不得离开这里了。”杨浦职业技术学校老师刘刚是“组团”来到西藏的40名上海教师中高原反应比较严重的,刚来时,他上下楼大喘气、整夜整夜睡不着,半年里瘦了13斤。而现在的他,皮肤黝黑,对日喀则市的道路、商店,甚至比上海还熟悉。他已经主动申请,将援藏的时间从一年延长到三年。这也意味着,在短暂回到上海后,7月份他又将来到这片雪域高原。

    为什么要留下? 刘刚腼腆地笑着说:“还有事没做完。”

    原来,刘刚主管着日喀则市上海实验中学的后勤和德育工作。走进这所学校,乍眼一看,这里窗明几净、草木繁盛,而实际上,不少教学设备已经老化,断水断电更是常事。为此,刘刚常常要扛着买来的矿泉水爬好几层楼,气喘吁吁地送到老师和同学手中。为了让师生的学习环境更上一层楼,多个学校改扩建项目正在进行中。这里,离不开他。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上海市徐汇中学总务处副主任门唯一,推开了学校一间正在改建教室的门。原来,这间教室是援藏教师们自掏腰包20万元建造的互联网多功能教室。“将来,这里会有个大的LED屏,孩子们能看到上海共康中学、珠峰中学的上课情景,教师们也能从别的老师的教学方案中得到提高。”

    互联网不仅连接起了上海与日喀则,还连起了江孜、拉孜、定日、亚东、萨迦这5个日喀则的下属县。郭树宝是西藏江孜闵行中学校长,他也要在西藏服务三年时间。“相对来说,下属县的教育条件更加艰苦,我们招收了很多牧民的孩子。”郭宝树说,以前,当地教师要跋山涉水去下属县当驻地老师,现在随着“智慧校园”工程的启动,多个远程互动教室正在建造中,下属县的师生们也有望借助互联网,及时领略上海教师、上海援藏教师的教学风采。

    傅欣心中有一张日程表,用三年时间建立起一套规范的教育体系:即使这批上海教师日后离开了,好的教学成果也能源源不断地产生。不过,在这群与时间赛跑的上海援藏老师的努力下,这个体系花了一年时间,就已大致完成。他们不仅留下了课本、教案、教室等“实物”,更重要的是,留下了教研思路、教育模式甚至上海教育的影响力。现在,人们再在网上搜索日喀则上海实验中学,相关结果已有38万个。

    对上海的援藏教师们来说,工作永无止境,短暂休息后,新的团队又将再踏上征程。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