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樊丽萍)教育部高校学生资助热线将于7月21日至9月10日开通。昨天,教育部特地在官网醒目位置发文,提醒各地考生,教育部已要求各地、各中央高校全部开通热线电话,认真受理学生和家长的每一个咨询或投诉,做到“件件有说法、事事有落实”,实实在在为学生解决问题,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
眼下已经进入高校放榜季。大学金榜题名时,广大学子在欣喜之余,也有必要提高警惕。因为大学招录季,也往往是各类诈骗案件的多发期。
据悉,为确保莘莘学子顺利入学,教育部高校学生资助热线将于7月21日至9月10日每天8:00至20:00开通,电话为010-66097980、010-66096590。和往年相比,今年教育部开通热线电话的时间有所延长,服务期从原来的一个月增加到今年的52天。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已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补偿代偿、“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并举的混合资助政策体系。这张密织的资助保障网,正有力地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不愁”,即:入学前不用愁、入学时不用愁、入学后不用愁。
记者获悉,眼下,不少高校已经发出了今年的第一批录取通知书,而随通知书一起寄出的,则是一份浓浓的“人文关怀”。北京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中,就附带着由北大学生资助中心为新生们准备的《北京大学绿色成长方案》。从招录阶段、新生报到直到在校学习以及毕业时,北大的资助体系将实现“全程陪伴”。比如,根据这份方案,新生如果在报到路费和入学基本生活费上确有困难,可申请燕园关爱助学金。在新生报到阶段,学校将为有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报到现场还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而沪上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一批高校在发出今年的第一批录取通知书时,除了发出新生报到须知外,也纷纷附上了 《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2017上海市大学生资助手册》以及学校面向家庭困难新生的资助指南等有用的“宝典”,确保不让一位学生因为经济原因无法注册报到。
教育部表示,为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并且为学生和家长释惑和排忧解难,今年热线电话结束后,学生可以继续通过学校的资助部门咨询政策和反映问题,也可拨打教育部常年开设的统一监督举报电话010-66092315、010-66093315。另外,高校入学新生和家长还可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网(网址http://www.xszz.cee.edu.cn/)和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ybzzzx) 查询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及相关规定,反映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