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柏林记者赵海博
前不久,在德国北威州的州议会选举中,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属的基民盟出人意料地击败了社民党,赢得了该州的执政权。该州新一届政府刚刚组阁,立刻向外界丢出“重磅炸弹”,称属于该州的“莱茵-鲁尔都市群”将作为一个整体申办2032年夏季奥运会。
其实,莱茵-鲁尔都市群申办奥运会这一想法诞生于去年年底,当时北威州就已经组建了“申奥”团队。在新政府上台后,开始加速将这一想法落实,目前已经有较为明晰的申办方案,该都市圈的13座城市将联合举办奥运会,其中拥有著名的亚琛工业大学的亚琛将举办马术比赛,西德旧都波恩将举办棒球和篮球比赛等,足球比赛放在了足球氛围浓厚的多特蒙德举办,首府杜塞尔多夫将举办羽毛球、网球等比赛,而科隆则将承担起举办击剑、高尔夫球和体操比赛的责任。
莱茵-鲁尔都市群的总人口数量超过1100万。它同时也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较为健全。根据“申奥”团队的说法,举办奥运会所需的80%的体育场馆都是现成可用的。
不过,莱茵-鲁尔都市群最终能不能真正申办奥运会,还是一个未知数。德国,可以说是这几年来申办奥运会“爽约”最多的国家了。2013年时,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及周边部分城市就慕尼黑是否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行民众投票,结果遭到多数居民反对,最终慕尼黑退出了冬奥会申办,从而失去了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城市的机会。2015年,汉堡市和附近的基尔市市民再一次通过全民投票,否决了汉堡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的计划。德国之所以一再否决申办奥运会的计划,主要还是担心高昂的费用。因此,在此次莱茵-鲁尔都市群申办奥运会时,申办团队不断强调已有现成场馆可利用,以及举办奥运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不过,目前北威州还没有拿出关于建设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新闻中心和奥运村的计划,而这些项目被认为是耗资最为巨大的。德国历史上一共举办过两届夏季奥运会,分别是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和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
(本报柏林7月1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