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唐闻佳) 健康饮食只能“吃草”、戒肉,与“好吃的”绝缘? 昨天,以“合理膳食”为主题的2017年“健康中国行”上海站活动正式启动,营养专家纠正了这一误区,提出健康新“食”尚———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控所副所长朱珍妮从事人群营养工作十年,在“健康中国行”上海站启动仪式上,她带来 《健康新“食”尚》科普演讲。朱珍妮谈到,知晓饮食与健康的关联后,人们开始普遍纠结于另一个问题:是不是吃得乏味、“枯草”,就等于健康? 朱珍妮直言:“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她与大家分享的健康膳食原则是:做个“杂食动物”才健康,即饮食必须多样化。每天膳食应包括三种谷类、薯类食物,四种蔬菜、水果类食物,三种畜、禽、鱼、蛋类食物,两种奶、大豆、坚果类食物。总量上看,每天最好选择吃到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的食物。
如此多种食物,如何吃得下? 朱珍妮给出的窍门是:小份量、同类互换。比如,粗粮可以在小米粥、全麦面包、玉米之间互换;奶制品有牛奶、酸奶、奶酪、芝士可挑。花些心思搭配,就不用盯着几种食物吃。
本次活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办,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