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7月17日 星期一
DS7
文汇读书周报;新阅读

向平凡岁月致敬


《山河袈裟》

李修文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版)

    ■王海晗

    说到李修文,大部分读者可能还停留在对他十多年前所创作的两部长篇爱情小说《滴泪痣》《捆绑上天堂》的回想之中。的确,与他年少得名时的满城风光相比,近年来埋首于剧本创作的李修文似乎显得有那么一点“门庭冷落”。如此直至今年他的首部散文集《山河袈裟》付梓出版,李修文重又回到人们视线中。而这一次小说家李修文却用散文的形式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他用他那充满灵性的笔触钩沉了那些平凡岁月里的深情时刻,那些关于幸福与苦难、希望与绝望、屈服与抵抗的心灵体验,一次次将读者拉回到了自身记忆中的某个角落。

    《山河袈裟》收录的散文,大多写于作者十年来奔忙的途中,是作者在游历途中真实见闻的基础之上打磨而来。得益于李修文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人生的热忱与真诚,我们才越发感觉到他的文字有一种紧贴生活飞行的感觉,即在深入逼仄现实的同时又不乏浪漫与想象。我们无法确切捕捉这种“旅者文章”的意义边界所及,但却能清晰地体认作者叙写平凡人生的悲悯情怀与良苦用心。

    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当我们合上书页,心中激荡的并不只有温情、恬美与真诚,更有羞愧、遗憾与疑虑。对人世的悲悯与对灵魂的叩问浮现在李修文的字里行间,一种欲说还休、意犹未止的韵味油然而生,从而引发了读者的未尽之思。譬如《惊恐与哀恸之歌》真实再现了地震给灾区人民所带来的锥心刺骨的创伤,留下了精神重建的未解之题;又如《认命的夜晚》中喇嘛多吉顿珠声称看见自己的命运,这带给我们对命定时间的疑虑;再如《苦水菩萨》当中那时隐时现,似有真意的七尊凶神恶煞般的苦水菩萨或可与人间造化中的神性之思相关;而《羞于说话之时》中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使语言文字沦为无用之物,更使得我们困惑于害羞是否也是一种可贵而高傲的品质。诸如此类,不可胜举,在兹不赘。

    《山河袈裟》并不是一部轻而易举便可以读透的散文集,那些平凡岁月中的深情时刻也可包容高深绵长的哲理内涵。李修文在此力图使每一个细微的故事情节引发读者无尽的生命体验,让每一位读者都得到不同的阅读体会。那些未完待续的情节在李修文空灵澄澈的文字烛照下灼灼其华,引领着你踏入自己心里的“山河”。作者用力之所在,可见一斑。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