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7月14日 星期五
5
时评;国内;广告

用好“海归”这笔战略财富


    汪怿

    核心观点

    “海归”回流正出现“大众化、年轻化、多样化”的新动向,海归人才的构成、层次和诉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当下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在海外取得“真经”的优秀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赢得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其中2016年回国43.25万人,十八大以来回国人数占到70%,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正在形成。这是我国长期以来重视人才工作、实施人才战略、推动人才发展的必然结果,应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如何用好这笔独特的战略财富?

    “最大海归潮”是如何形成的

    我国对海外人才吸引力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得益于机遇、制度和环境三个优势的综合作用。

    首先是机遇优势。留学人员回流与母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机遇有关。有研究发现,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海外人才开始回流;达到6000美元,则出现大量回流的现象。韩国在人均6000美元的时候出现了人才大量回流。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6264美元,2015年人均GDP为8016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也正好进入海归回潮的快速通道。

    从发展视角看,海归回流将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另一方面,当前在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疲弱、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中国机遇”也为吸引、集聚海外优秀人才提供了持续动力。与此同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高端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成为“海归”近悦远来的重要基础。

    另一优势是制度优势。留学人员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留学人员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留学和海外人才的重要作用,加大吸引 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形成以“千人计划”项目为抓手,覆盖产学研、中央地方衔接、内容多样的人才引进体系和引进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加大工作投入和资助力度,不断加大海外人才特别是对留学归国人员载体平台建设,为海外人才“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保驾护航,为吸引海外人才奠定重要基础。

    同样重要的还有环境优势。改革开放近40年,得益于历史的积淀、独特的区位优势、规模经济以及来自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地在建设创新创业发展的投资基础环境,与国际接轨的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和宜居、活力、幸福的生活工作环境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为代表的城市,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集聚地、创新创业发展的策源地,为海归回“巢”施展才华、安居乐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如何为“海归”提供更大的舞台

    我们注意到,“海归”回流正出现“大众化、年轻化、多样化”的新动向,海归人才的构成、层次和诉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当下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在海外学成归来的优秀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建立赢得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一要关注“引”。上海要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全球创新创业者最佳栖息地,打造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创新产品的重要策源地,为吸引和集聚海外人才提供成长发展的重要机遇。首先,围绕产业链高端环节和重点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搜集具有行业领先水平、掌握前沿技术的人才和团队信息,绘制全球顶尖技术和团队分布图,广引人才。其次,以项目为纽带,引进世界一流水平、对国际大都市发展、对全球人才枢纽具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精英。再次,要抓紧建立“联系上海”的门户网站,帮助企业搜寻海外优秀人才,帮助海外人才有效便捷找到发展机会。

    二要更加重视“用”。面对以创新为主的海归人才,要充分发挥现有创新基础、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优势,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新一代科技园区,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突出能力业绩、淡化“官本位”色彩的人才管理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服务体系。对于以创业为主的海归人才,要积极培育创业生态,推动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创业金融、创业服务、创业文化等要素协同互动。此外,要拓展海外人才服务公共部门的渠道,完善海外智库建设。

    三要突出抓紧“改”。通过服务“海归”,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更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和治理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双自联动”优势,加快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加大外汇结汇、返程投资、创业保险等方面的探索,重点破解包括留学回国人员在内的海外人才“永居难、落户难、子女入学难、开户融资难、优惠政策享受难”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推动建立权责统一、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人才开发机制,积极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推动建立透明的、可预期的制度基础,点燃人才活力激情,让更多优秀人才聚于斯、长于斯、成于斯、乐于斯。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