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7月14日 星期五
XR14
文汇学人;学林

《纽约客》的漫画编辑是啥样


    以深度报道和文艺批评闻名的《纽约客》,还有一个标志性部门——漫画。自从杂志上网以后,原创幽默类内容(包括文章、漫画)一直在增加,到今天占到线上内容的三分之一多。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这本杂志来源的回溯,这部诞生于“爵士时代”的幽默出版物,有一众元老级人物定义了喜剧的内涵。

    近日,29岁的艾玛·艾伦(Emma Allen)接替罗伯特·曼考夫(Robert Mankoff),成为《纽约客》卡通部门的新编辑。前任曼考夫结束了他的长期任职,转会《君子》(Esquire)杂志任幽默编辑。他是2015年那部编辑部纪录片《非常半真》(Very Semi-Serious)里的明星。

    《纽约客》每周要在1000幅卡通里筛选出15张左右,然后付印。每周二,艺术家会到编辑部来向卡通编辑直接投稿。今天,由于线上杂志的发展,卡通编辑还要负责:《纽约客》线上版的每日漫画;视频和播客上的幽默短片;幽默版块的推特。此外,艾伦三年来一直在编辑“日呼”(Daily Shouts),如今题下的漫画文章已经成为网站上最受欢迎的特色内容之一。

    正是艾伦为“日呼”发现新声音的能力,引起了纽约客编辑大卫·雷尼克(David Remnick)的注意:“她正在带进我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人和事,有时候你需要重振更新杂志的部分内容——我们需要对网络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漫画部分也是。”

    在纽约上西区长大的艾伦在某种程度上一生都在为这项工作做准备。还是个孩子时,她就喜欢剪下《纽约客》漫画,和她收集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照片一起珍藏。她入读曼哈顿的布雷利(Brearley)女子中学。从耶鲁毕业后(她的幽默专栏被伪装成校报的忠告专栏),她曾在其他媒体工作,主要报道艺术界。在《纽约客》,她一开始是担任一位文章编辑的助理,偶尔也写写东西,然后编辑“城镇之声”。

    读者和艺术家总是期盼《纽约客》漫画总该有点什么特别之处,但其实,今天为单幅漫画寻找新声音,是很具挑战性的事。当被问及她的口味与前任有什么不同时,她说:“我觉得我的笑点有点怪。”她补充道:“我喜欢观察性的单幅漫画,和我喜欢超现实的东西一样多。”还有一点令她担心:特朗普政府在《纽约客》上引发了更多政治喜剧创作,但许多其他媒体上也一样,艾伦怕这铺天盖地的主题会引发读者的“疲劳感”。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