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唐玮婕)海洋论坛、南海大洋钻探学术论坛、海洋智能装备展示、“决心号”钻探船交流访问、水下机器人大赛、海洋风车节、航海生活节、海洋诗会……精彩纷呈的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推动海洋节热度攀升。昨天,第三届上海临港海洋节闭幕,上海市海洋局透露,以临港为代表的浦东新区正式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区”。
“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区”的正式获批,将进一步促进临港地区利用自身特色优势,在海洋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发展领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临港地区代表浦东成功申报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区,是推进中央和地方联动,填补海洋产业发展短板、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提升区域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临港地区加快推进涉海类产业链协同和产业孵化集聚,推进海洋企业开展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重点产业延伸链条、扩大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利契机。
为体现滨海城市风貌及产业特色、集聚海洋资源,作为本市海洋活动品牌,上海临港海洋节已成功举办三届。本届海洋节从6月8日世界海洋日开始,到7月11日全国航海日结束,为期33天,累计吸引线上线下20多万人次、300余家涉海企业、近30家科研机构共同参与,成为集聚海洋元素、发展海洋产业、增强海洋意识、宣传海洋文化的重要平台。闭幕式期间,第二届“临港杯”水下机器人大赛、上海海洋智能制造装备高峰论坛、海洋智能装备展示等活动相继举办,充分体现了临港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导向。
“上海海洋经济创新发展联盟”也在闭幕式上正式成立。联盟的设立将围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整合海洋龙头企业、海洋科技研发企业、科研机构、服务机构(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及金融服务)、人才专家、学协会团体等资源,形成跨地域合作、可无限拓展、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主旨的服务联盟,推动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海洋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攻关合作、资源链条共享、服务供需对接等,遵循“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发展模式,打造海洋产业化领域的服务品牌。目前,联盟已吸纳20余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