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纾文
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大城市的两大通病。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工具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获得普及。然而,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这个每年都会放“空气污染假”的城市———自行车的推广却遭遇瓶颈。
近年来,伊朗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以首都德黑兰为例,几条主要快速路终日水泄不通,出门一天只办一件事再寻常不过;从厄尔布尔士山的滑雪场俯瞰德黑兰,整个城市都笼罩在巨大的黄色雾团中。随着全球主要城市的绿色出行运动此起彼伏,自行车再次进入伊朗政府和民众的视野。
2015年秋,伊朗中部城市阿拉克的一位年轻环保主义者首先发起一项名为“周二无车日”的活动,鼓励市民以自行车代替私家车出行。很快,包括德黑兰、大布里士、阿巴斯在内的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效仿。在伊朗第三大城市伊斯法罕,主干道查尔布格大街每逢周二仅对行人和非机动车开放,市内多处公园和广场还用摆满鲜花的自行车作点缀,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在德黑兰,自由体育场周边的道路每逢周五都会聚集起大批自行车爱好者,一项120座共享自行车站的建设计划也于去年提上日程。不过同伊斯法罕相比,这个依山而建的大城市明显“先天不足”,长距离的陡坡令骑手们望而却步。由于城市道路没有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道,横冲直撞的摩托车、露天的排水沟和崎岖不平的人行道都成为自行车推广途中的“绊脚石”。直至今日,120座站点虽已部分建成,共享自行车却依然不见踪迹。
如果硬件设施的不足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弥补,那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当它们涉及宗教时。
32岁的IT经理尼金是德黑兰自由体育场“周五骑行团”中的一员。在伊朗高原灼热的光照下,她所穿戴的头巾、长袖长裤和足以遮盖臀部的外套,与鲜黄色的头盔和山地自行车显得格格不入。作为一名女性,她称自己“一直骑行在这个国家的灰色地带”。
在伊朗宗教领袖们看来,女性骑车是对伊斯兰教义的一种亵渎。同尼金一样生活在德黑兰的女性或许是幸运的,但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或是宗教氛围更加浓厚的城市,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2015年,两名伊朗妇女在西部城市马里万骑车时,被警察以“不遵守伊斯兰教义”为由逮捕。她们被要求签署保证书,承诺不再骑自行车出现在公共场合。当地民众随后联名上书,抗议市政府在鼓励市民绿色出行的同时,将女性排除在外。
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分管女性事务的伊朗副总统沙欣多赫特?穆拉万迪在自己的推特账户上发布了女性骑车的照片,并援引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话写道:“在遵守宗教习俗的情况下,允许女性骑自行车。”另一位女记者则援引一位政府官员的话呼吁:“只要不违背伊斯兰着装规范,女性应该拥有在马路上骑自行车的自由。”
当希望的曙光渐渐展露,哈梅内伊的一纸教令让一切重回原点,教令称,“女性骑自行车是被允许的———只是不能在公共场合”。一石激起千层浪,女性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骑车的照片,并打上“伊朗女性爱骑车”的标签抗议。遗憾的是,种种努力并不能改变现实,即便是在伊斯法罕,自行车共享系统依然不对女性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