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7月11日 星期二
11
文艺百家

书讯


《赏心乐事谁家院》

郑培凯 著

文汇出版社2017年7月版

    这是学者郑培凯过去十几年所写学术随笔结集,分为 《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历史人物与文化变迁》 和 《文化审美与艺术鉴赏》 三卷。书中收录文章大多数是作者读书思考心得,也有四方游历的记录,共同构成一个学者生命历程的展现。其中,《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 涉及茶道、昆曲、园林与人文风景的文化审美追求;《历史人物与文物变迁》 反思历史人物的具体历史处境,借此探讨文化变迁所展现的历史意义转变;《文化审美与艺术鉴赏》 则立足于具体的学术著作或艺术展览,反映作者对学术文化和艺术实践的观察。丛书总名“赏心乐事谁家院”,取自汤显祖 《牡丹亭》 中 《惊梦》 一折,女主角杜丽娘所唱“皂罗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郑培凯认为,汤显祖巧用“良辰美景”和“赏心乐事”这样的俗语,把陈词滥调扭转成锦绣文章,刻画入微地点出杜丽娘在韶华之年面对生命的困惑。他自言多年来的治学、写作,也是为了直面生命的困惑,求源问道。

    事实上,郑培凯研究汤显祖逾40年,他从汤显祖所展现的文化意义,延伸到传统文化历代的审美追求。回顾40年的学术历程,他写道:“我从汤显祖身上看到中国文化的耿介高洁,从他的人生挫折学到如何坚守文化和道德理念,从他的妙手文章看到文人可以立言,可以为文化与艺术创造灿烂的风景。”他透过汤显祖坎坷的生命历程,坚定了 自 己的文化信念,希望这个时代的人们浸润美好的生活环境与人生体验,从传统中习得优美品质。通过对历史文化的研究,郑培凯体会到古人也曾面临危机与挑战,唯有在文化传统转型的波折中,建立本民族文化的独立品格与自信,这才不负传统馈赠于后代的文明精华。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