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樊丽萍)昨天和今天,沪上复旦、上海交大等九所高校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校测面试,探索与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相衔接的、基于“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方法。记者获悉,九校今年均高度重视《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首次在综合评价的初审和面试环节中使用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并将其作为招生选拔的重要参考。
和往年一样,今年九校的综合评价校测面试,充分彰显各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理念。比如,复旦今年继续实施专家、考生多轮“一对一”面试的模式———这种选拔模式,复旦已实施了十多年。根据要求,复旦的面试专家每天随机分组,每组包含不同学科领域共5名专家;考生按高考平均成绩组间无差异原则,每10人随机分组。面试当日,专家与考生各类通讯方式全部屏蔽,专家组与考生组临场由纪检监察人员抽签配对。专家与考生“一对一”面试,每轮面试时间15分钟,共计75分钟。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综合评价校测面试环节也继续采用具有交大特色的“三对一”两轮面试模式。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上海交大首次采取分专业组面试,根据各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科学合理安排面试专家。每三位专家一组,每次面试一名考生,每名考生可以和两组共计六位专家面对面交流沟通,每次20分钟,各位专家根据同一评分规则独立打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交大在面试前还特别增设“素质考察”环节,使面试专家能够全方位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
今年九校均按照相关规定的选拔流程,缜密安排,合理布局,全力保障各环节平稳有序、公平公正。在华东师大,参加面试的专家经过严格甄选和培训,统一签订保密承诺书,在面试开始前,都要上交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直至面试全部结束。另外,包括华东师大、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在内,各大高校均对面试进行全程录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