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祝越) 连日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多场市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部分来自常委会主任和副主任所联系的代表,以及各行各业各代表团的代表,对今年市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等各方面工作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建议。昨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召开部分市人大代表座谈会,
15位市人大代表围绕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的工作,以及群众关心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秩序、交通整治、垃圾分类治理、社会诚信、城市规划与更新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秩序是代表们关注的热点。针对目前民办学校热门的问题,俞立中代表表示,并不是考试考得好就是好的教育,不解决教育理念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应试教育就会一直延续下去,要完成上海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有一个前提就是高水平的动态均衡。常生龙代表说,应对二孩政策之后增长的教育需求,一方面要将非法的培训机构取缔,另一方面也要对孩子就学需求进行托底。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要协调发展,他建议还是要进行顶层设计,在基本能够满足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再对民办教育发展有一些扶持和规范要求。基层第一线的教师代表冯迪表示,市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图缓解择校难,宣传上海教育的办学成效,市民群众看得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努力。希望政策设计和实施能够更科学、更接地气,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延续性。针对民办教育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郭雄代表建议解决疏与堵的良性循环问题,“学生的兴趣发展是靠社会承担还是学校教育?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培训市场依然需要,各种各样的校外培训也不会少。”
不少代表围绕垃圾分类减量提出建议。於世成代表建议,要发挥千千万万个居委会和志愿者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同时建议人大加强立法,进一步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奖励。垃圾分类了以后,它后续是怎么处理的?袁立代表建议,要加强餐余垃圾的就地“消化”能力,将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整合结合在一起。
殷一璀感谢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民直言。她说,五年来,代表们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履职,为上海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市人大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归纳,对涉及“一府两院”的,要及时送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并向代表们作出反馈,切实推进问题解决;对改进人大常委会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比如尽早启动立法规划调研、充实立法队伍的专业力量、加强监督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我们要积极采纳并付诸实践,为圆满完成本届人大工作目标和任务作出应有努力。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泽洲、郑惠强、吴汉民、洪浩、薛潮等也分别于近期召开了市人大代表座谈会,为将要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 (扩大)、听取和评议市政府上半年工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