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29日 星期四
6
国际;综合

国内外领军企业在沪成立重要行业组织

上海发力构筑人工智能生态圈


    本报讯 (记者张懿)一个汇聚了国内外诸多人工智能(AI)领军企业的行业组织日前在上海成立,将通过开放合作,打通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构筑产业生态,最终目的是加速人工智能的落地产业化。据透露,近期它将聚焦人工智能在智能汽车和服务机器人方面的应用。

    据记者了解,发起组建这一名为“ARM人工智能生态联盟”的有22家企业,分别来自芯片、算法、系统等相关环节。其中,除了为全球超过95%的手机提供芯片方案的巨头公司ARM之外,还包括海尔集团、寒武纪智能、商汤科技、瑞芯微、思必驰、地平线机器人等国内人工智能的代表性企业,以及上海仪电、上海国际汽车城等本地领军公司。

    谈到把这样一个重要的产业联盟落地上海的原因,ARM全球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说,上海不仅拥有发展人工智能的产业基础、技术底蕴和人才储备,市场应用体量也相当巨大;更重要的是,上海的开放优势使得联盟可以联接全球。吴雄昂认为,为迎接人工智能时代,芯片、网络、计算能力等都必须增长成百上千倍,从而将整个物理世界进行数字化;相应的,智能终端的数量将从现在的“千亿级提升到万亿级”。而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必须依靠开放创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根据市经信委不久前针对人工智能产业起草的一份研究报告,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产业尚未形成垄断格局,中美两国处于领先集团。报告指出,上海汇聚了国内外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基础架构和技术企业,产业化应用逐步显现,在一些细分市场占据较高份额。但与此同时,本地的关键技术依然薄弱,通用技术平台不足,也缺乏有足够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据介绍,ARM人工智能生态联盟将争取在核心传感器、机器视觉、操作系统、深度学习接口标准等方面抢占先机,并瞄准行业痛点促进产业链垂直合作,不断提升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能级。

    由于发起组建该联盟的企业,此前都已在各自领域构筑了相应的产业生态圈,因此联盟的成立将强化上海作为人工智能创新资源汇聚地和辐射源的地位。

    海尔集团超前创新中心总工程师俞国新表示,海尔的梦想是让冰箱、空调等能像手机一样,成为人工智能的基础终端和平台。上海仪电集团总裁蔡小庆说,仪电正在智能工厂、智慧商圈、智慧交通等行业打造智慧城市典型应用和生态体系,人工智能势必会推动智慧城市的落地。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