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25日 星期日
3
综合

“We爱”:开启光影寻梦之旅


    ■本报记者 蒋竹云

    “小时候经常来大光明看电影,万万没想到20年后我能带着自己的影片来这里展映。”昨天下午,在“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电影大师交流营开营仪式现场,交流营营员、青年导演徐婧感慨道。

    适逢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昨日的大光明电影院人潮涌动,“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在这里正式开启交流营模式,现场的短片展映吸引了各方关注。

    用真诚和温暖传递光影梦想

    影院门口,鲜亮的“We爱”标识引人注目,看见宣传易拉宝上 《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作品集1、2》展映影片介绍,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影片信息,放映厅门口的展映手册也很快被取阅完毕。

    “他忘记了一起,却从未忘记爱你。”“他们说,我们是坏孩子,可他说,我们是天使。”……银幕上每部短片都只有10分钟左右,但真诚的画面、质朴的对白,依然能触碰到观众内心最柔软之处。

    “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自己的作品,感觉非常刺激!”看完展映,一位台湾营员说,很期待接下来,与其他展映作品的创作者有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学习彼此长处激荡创意灵感

    在为两岸青年电影人提供展示舞台的同时,大赛还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作为大赛特色环节,昨天,知名制片人祁伟礼用一场精彩的案例教学为交流营的导师授课“开场”。“梦想有多大,现实就有多远!”祁伟礼表示,电影的世界里充满着未知,他鼓励营员们勇敢“冒险”,不断发现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从制片人的角度,他用亲身经历和大量生动案例与营员们分享从业经验,“你可能起初是个摄影师,但最终成为一个很好的制片人。”

    营员李忠昊是一名90后电影人,追逐梦想的路上难免“身兼数职”,既当演员,也是导演、编剧、摄影。当天的授课内容为他提供了看待电影行业的全新角度,他说:“导师的授课生动而实际,开阔了视野,犀利地道出了行业的现实,尤其是分享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大赛中青年电影人才的表现,让我对未来的华人电影圈充满了希望。”大赛的主办方之一的沪测信息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总裁孙大千表示,希望两岸青年电影人能在8天的交流营中加深认识,学习彼此的长处,激荡出令人惊艳的创意作品。

    随着“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电影大师交流营的启幕,两岸青年的电影梦正从这里起航。营员们表示,与热爱电影的伙伴们交流探讨想法与创意,说不定还能找到创作生涯中“最对的人”。

    扫描二维码,观看“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开营仪式视频。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