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25日 星期日
2
要闻

较强降雨震后山体人类活动

———关于山体垮塌专访地灾防治专家


6月24日,救援人员在夜色中继续搜救。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6月24日,四川阿坝茂县发生山体垮塌,造成100多人被埋。什么是山体垮塌,茂县地质环境有什么特征,山体垮塌如何防范避让?就此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专家。

    崩塌也叫垮塌、塌方,指较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并堆积沟谷的现象。

    专家认为,此次山体垮塌,在近期降雨较多外,诱发原因有多种可能。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田廷山说,崩塌形成原因比较复杂,除了雨水,一些山体岩体稳定性降低,也会发生突然崩塌。特别是在“5·12”地震以后,整个四川的山体都有一些松动,力学性质下降,稳定性降低,降雨更容易诱发崩塌。国土资源部一直将汶川震区列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地区。

    在地震、降雨、洪水等自然原因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也成为地质灾害不可忽视的新诱因。开矿采矿、工程施工都可能引起山体垮塌。

    只要山体稳定性达到极限边缘,任何一点触发因素都可能引起山体垮塌。崩塌这种地质灾害并不局限于雨季。所以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场所隐患排查十分重要。汛期雨季之外,有关方面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督促建设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必须重视有关防治建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治地质灾害。

    山体垮塌一般来讲规模比较大,发生比较突然,往往就是几十秒或十几秒。所以做好排查,“防”比什么都重要。

    田廷山说,一般山体垮塌之前,都可能有小型掉块、滚石情况出现。出现这种情况,要马上把相关区域封闭起来,经过详细调查,确定没有危险或消除危险后,才能开放相关区域。很多崩塌沿着交通干线发生,行人开车时候要注意,一方面注意道路情况,同时注意观察山体是否有掉块、掉渣或植被移动情况等。山区景区多,旅游者要特别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对于山体垮塌,专业人员预警预报外,群测群防至关重要。老百姓要把身边山体看好,有异常现象马上报告或预警,然后组织撤离。

    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据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