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22日 星期四
1
要闻

发挥高校在人大履职中的智库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立法研究中心成立 殷一璀讲话


    本报讯 (通讯员陈高勇 记者祝越) 昨天,“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的立法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立法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沪举行。来自本市、国家相关部门、部分省市的负责人、立法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出席成立仪式并讲话。

    我国立法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立法研究的理论范式,及时回应实际需求,解决立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等模式,加强立法理论研究,促进立法理论创新,力图通过搭建“立法研究中心”的新平台,加强研究成果转化,积极推动改革发展。

    殷一璀对交大立法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市十一次党代会号召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向着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迈进。这些都要求本市立法工作要更加聚焦城市管理、治理现代化,为把上海建成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不断努力。

    殷一璀在讲话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对地方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坚持立法与改革决策同步,系统集成改革措施,促进各项改革向中心目标靠拢;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和全面应用对地方立法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加强对新形势下市民权益保护、企业责任确定、社会治理方式的研究;人口变化对地方立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积极回应深度老龄化、少子化带来的立法需求,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保障城市安全对地方立法提出了更多考验,要求把安全贯穿于每项立法中,保障特大型城市的公共场所安全、地铁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促进民生改善对地方立法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地方立法坚持以民为本,保护人文生态、美好家园、历史建筑,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地方立法提出新的任务,需要立法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统一,更好体现道德理念和人文关怀、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养成和践行;区域协作立法日渐成为地方立法工作新的趋势,特别在促进相关省市交通联网、医保联通、环境协同治理等领域,区域协作立法空间广阔,有利于更好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殷一璀强调,上海创新发展需要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支撑。我们要积极发挥和紧紧依靠本市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在人大履职中的智库作用,全力支持高校开展立法理论和实践研究,善于吸纳和运用学术成果,为国家和本市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出席仪式。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