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4
专版

守护·传承——创“心”做公益,奥迪不忘初心


爱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兵在“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成立五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
在“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成立五周年纪念活动上,奥迪创新人物和志愿者代表一起朗读爱心长诗《亲爱的宝贝》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荆青春在“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成立五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
在“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成立五周年纪念活动上,全场嘉宾合唱《最好的未来》

    爱护与庇佑,对于病患孤儿来说,是这个社会最弥足珍贵的爱。疾病缠身、被亲人遗弃,就算是成年人也无以承受这样的打击,更何况它发生在一个个小生命身上,救助病患孤儿,给他们搭建起避风的港湾,传承爱的誓言,一汽-大众奥迪携手爱佑慈善基金会,汇聚公益力量。

    “爱佑·一汽 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成立五周年

    日前,“企业公益创新”主题论坛暨“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成立五周年纪念活动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荆青春、副总经理于秋涛、副总经理米沙·埃勒斯,爱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兵、秘书长耿源,《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制榜人毛婧婧,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奥迪英杰汇公益大使董关鹏,奥迪英杰汇进取先锋张亚东,奥迪创新人物冯尧、刘畅、郑亚旗、杨明洁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志愿者、爱心车主、奥迪经销商代表等100多位嘉宾共同出席了活动。这也是一汽-大众开展的以“创未来,爱童行”为主题的全体系“六一”儿童关爱系列活动之一。

    “这就是宝贝之家,这里有一群特别的小天使,还有一群有爱心的妈妈。清晨6点,当第一缕阳光从窗外透进来,小天使们渐渐苏醒,此时护工妈妈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细心照料。她们每人需要照顾4~6名生病的孩子,每天重复着喂奶、雾化、拍背等十多项工作。上午,医疗志愿者妈妈抱着孩子去医院看病,从不求任何回报;下午,社会志愿者妈妈义务陪长期不能出门的孩子们玩耍、学习,让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拥有真心的陪伴……”这段讲述“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孩子们一天日常生活的短片———《宝贝的一天》,令在场的嘉宾深受感动,宝贝们脆弱的身体和天使般的笑容,护工妈妈们日复一日、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无一不牵动着大家的心。救治中的孩子让人牵挂,已经被爱心家庭收养的康复儿童更引人关注。活动现场,康复儿童董清许和晴晴分别与他们的家人———奥迪英杰汇公益大使董关鹏先生、Ron和Ce1ese夫妇一家上台,与到场嘉宾分享他们的故事。从身患重病的孤儿到拥有疼爱他们的爸爸妈妈和幸福的家,这两个不幸而又幸运的孩子,让在场所有人都看到了宝贝之家孩子们最好的未来。

    据了解,2017年是一汽-大众奥迪与爱佑慈善基金共同建立的“宝贝之家”公益项目的第五个年头。五年间,“宝贝之家”,已累计收治病患孤儿1168名,其中1101名完成救助,部分孩子已经被爱心家庭收养。

    五周年只是一场纪念活动,公益的事业却要实实在在落实到每一天。当全场开始合唱由张亚东创作的奥迪公益歌曲———《最好的未来》时,歌声将每个人的笑脸映衬得更加深情和温馨,对于“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来说,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五年的坚守“宝贝之家”给了病患孤儿一个家

    位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的“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现有面积约1100平方米,设有儿童房12间、床位80张,并辅助建设有24小时监控室、儿童活动中心、2间特护室、食品料理间等功能区域。凭借优质的医疗资源、完善的机构设施和专业的运营团队,“宝贝之家”实现了对病患孤儿安全、高效的救助。年救助、养护各类病患孤儿可达250至300名。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公关总监梁梁在回顾一汽-大众奥迪品牌过去5年为“宝贝之家”所做的工作时表示,一汽-大众奥迪全面支持“宝贝之家”的发展,资金支持、构建志愿者体系、全媒体传播和平台性的营销活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等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5年来累计5000万元人民币的投入,是一汽-大众奥迪为这一公益活动提供的物质基础先遣兵,而创意满满的上层建筑还需要更多的爱心善款涌入,于是通过日常各种公益活动,为爱佑慈善基金会和“宝贝之家”募集爱心资金,总额达到近600万元人民币。

    5年来已有25000名志愿者参与到“宝贝之家”的日常陪伴及各种活动中来。在一汽-大众奥迪和爱佑慈善基金会的推动下,宝贝之家构建了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成的志愿者体系,由知名人士牵头,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关注,通过可供大众持续参与的公益平台,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聚集起来。

    穿鞋套、手消毒,这是志愿者进入“宝贝之家”的“必做功课”,因为这里随时都要给宝贝们一个卫生、安全的环境。志愿者们常常来探视宝贝们,这里也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志愿者为小朋友包馄饨、画画、做游戏等亲子互动项目。

    1800多个日日夜夜,是来自各界爱心人士爱的守护,让这里充满家的味道。不仅仅是关注与照看,还有符合要求的志愿者真正将爱佑宝贝们收养,给他们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让孩子有真正的家。奥迪英杰汇公益大使董关鹏先生把宝贝之家一个患有多种先天性疾病的孩子带回了家,成为了父子;和董先生一样的还有奥迪合作代理公司一位同事海毅的姐姐,她成为了宝贝之家一位先天性心脏病小姑娘的母亲。像这两个孩子一样重获新生的宝贝还有许多。大爱,重新构建了孩子们健康、幸福而美好的人生。

    “今天的宝贝之家,已然成为了爱的加油站! 一场永不间断的,爱的接力赛每天都在这里延续。”梁梁倍感自豪之余不忘向可爱的志愿者们致敬,在她看来,无论身份地位有何不同,志愿者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将关爱和力量传递给孩子们,减轻和免除他们的病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孩子们的命运也因此得到了极大改善。我代表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向这5年间的25000名志愿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从“宝贝之家”出发,做创“心”公益

    据爱佑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高宝军介绍,由于“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截至2017年5月,已有另外15个“宝贝之家”在全国其他省市落地,床位数量增加至903张,养护宝贝8036人。目前,“爱佑新生”项目已经成为全球规模较大的病患孤儿养护项目。

    “宝贝之家”项目之所以被社会认可,甚至被成功复制,这离不开“创意”和“用心”这两个词。就像“宝贝之家”项目一样,守护病患孤儿的成长,让这份爱得以传承下去,落地生根,直至开花结果。

    据“宝贝之家”的一位护工说,她从农村来上海打工,在“宝贝之家”负责照顾一个患有严重先天性疾病的一岁多的孤儿,有一天她在床边陪伴孩子,由于太疲劳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现孩子正在很努力地扒着床沿儿,用柔弱的小手一次次试图给她身上盖衣服,这个护工顿时泪流满面。她哭着说,给孩子穿衣、盖被是她每天重复太多次的动作,是她的正常工作,可在孩子给她盖衣服的一瞬间,她突然感到有种浓浓的亲情涌上心头。她说刚来这里打工时,就是为了挣点儿钱,可是现在她已经离不开这里,离不开孩子们。当我们感谢她对孩子的付出时,她说不要谢,她要感谢孩子让她收获了爱,重新明白了爱。她的话使在场的所有人深受触动,许多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她不仅是一位普通的护工,更是令人尊敬的守护孩子们的天使。

    小宝贝子易患有脑瘤,由于病情的特殊被无情的抛弃,在来到“宝贝之家”后接受了第一次手术,子易的好转让全体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关爱他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在去年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介入科专家医生团队为他完成了第二次手术,手术用时4个多小时!最终手术顺利成功!这是一场生命保卫战!从没有手术可能的判决书,到“宝贝之家”医疗团队多方寻找可救治子易的途径,再到一次次手术成功! 这期间无数爱心团体、人士为子易宝贝的康复竭尽所能,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宝贝之家”每天都在上演。

    创新性公益项目给人心灵上带来的积极影响,和由此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不可估量,而这本身也是公益创新的意义之所在。

    在“企业公益创新”主题论坛上,爱佑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耿源、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于秋涛、奥迪英杰汇公益大使董关鹏、《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制榜人毛婧婧、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等来自公益、企业、学术、媒体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启了公益项目创新的深入探讨。

    “希望企业投身公益时不要止步于资金捐助,更希望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耿源开场的这一表态无疑揭露了某些公益项目沦为形象工程的症结所在。她向媒体介绍,2012年,基于同样的理念和价值观,爱佑慈善基金会与一汽-大众奥迪“一拍即合”,一起尝试“宝贝之家”落地的形式,实施“爱佑新生”第一个项目。“事实证明,爱佑慈善基金会的项目管理优势、公信力与一汽-大众奥迪的资金优势、品牌影响力相结合,实现了1+1>2的效果。”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于秋涛先生表示,“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开创了将福利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医院、企业、民间公益组织多方资源汇集于一体的新型合作模式。除了达成战略合作的一汽-大众奥迪与爱佑慈善基金会,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同时提供了深度支持。多方优质资源被整合汇聚到“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为病患孤儿提供规范化、平台化的专业救助。展现了一汽-大众奥迪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奥迪英杰汇公益大使董关鹏先生以新闻传播学学者和公益人的身份,倡议大家展开一场由政府、公益组织、医生、包括自己在内的普通家庭共同进行的“爱的接力赛”,给病患儿童一个温暖的家庭。同时他表示,做公益不能“只做不说”,埋头做公益、“只做不说”、“多做少说”受益者仅一人,“边做边说”才能实现公益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带动更多人参与,他表示,这是未来进入公益2.0时代乃至3.0时代后,做公益应有的模式。《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制榜人毛婧婧女士说,当今互联网时代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企业新公益形式,例如步数捐赠、给盲人读书等,“动动手指”、“迈步行走”即可做公益,这都大大拉近了公益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而诸如一汽-大众奥迪等爱心企业的“大公益”也能带动很多个人的“微公益”行为。

    “做公益也需要强强联合。只有双方找到共同点并相互取长补短,才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研究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多年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说:“企业公益创新是一条需要持续探索的道路,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宽容,鼓励他们不怕失败,勇于尝试。”

    企业公益创新是一条需要持续探索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一汽-大众奥迪公益创新的成果,“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不仅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支持,也为儿童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一汽-大众奥迪将继续在企业公益创新领域进行更多的合作、尝试与探索,带动更多组织和个人投入公益活动,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情怀难落地做公益需要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上公益项目多如牛毛,不少公益活动情怀当先,但是有情怀不代表你的爱心就能恰切地播散开来并真正地落到实处。而作为中国豪华车品牌,怀揣“公益立社会之本”责任感的一汽-大众奥迪也通过讲述“宝贝之家”的故事,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于秋涛坚信,做公益活动不是为了扩大企业知名度,而是为了传播正能量,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如何找到企业与公益的结合点?‘爱佑·一汽-大众奥迪上海宝贝之家’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他认为,带动更多组织和个人,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就是一汽-大众奥迪5年来不懈努力的意义所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益事业蓬勃兴起,不少优秀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日益增强。作为首个进入中国的高档汽车品牌,一汽-大众奥迪在近30年的发展中已经将自身成长与中国汽车工业、中国经济乃至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清晰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一汽-大众奥迪CSR+战略”。其中的“+”就是通过社会公益项目来更多地回馈社会。

    所以一汽-大众奥迪自成立初始就坚持将企业社会责任覆盖到公益慈善、创新科技、环境保护、以及助力青少年体育和文化发展的各个项目中。

    而且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这些公益项目已经开始在各自的领域发挥出积极、正面的作用。

    除了“宝贝之家”之外,关注青少年体育发展,一直是一汽-大众奥迪乐此不疲的,从2015年起,一汽-大众奥迪连续3年支持“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活动,让更多家庭走上冰雪,享受到冰雪运动的乐趣,并着重在青少年当中推广滑雪运动,增加滑雪人口。一汽-大众奥迪赞助吉林北大壶、张家口云顶及长白山万达三大滑雪场,进行软件与硬件全面的整体改造升级,提升滑雪体验,使更多奥迪用户和冰雪爱好者享受到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在体验雪上运动的过程中,帮助青少年感知自然生态环境,体验运动乐趣。目前“世界雪日”已经成为“全国大众冰雪季”的品牌活动和北京筹办2022年冬奥会进程中的重要品牌活动。

    一汽-大众奥迪还发挥自身全球顶尖足球资源的优势,多次邀请足球豪门访华,致力于推动中西方足球文化交流和中国青少年足球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推动者,一汽-大众奥迪为中国青少年足球爱好者提供了与海外豪门俱乐部学习交流的机会,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去年6月,一汽-大众奥迪主办的“2016·奥迪青少年杯巴塞罗那俱乐部交流体验之旅”选拔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南部区代表队获得冠军,前往巴塞罗那进行了交流体验。巴塞罗那传奇球星何塞·巴克罗(JoséMariaBakero Escudero) 先生参加了一汽-大众奥迪举办的青训营活动,向40位中国小球员传授了巴萨的青训课程。而这只是一汽-大众奥迪青少年足球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

    未来,一汽-大众奥迪将逐步利用自身在全球的体育、科技、传播等各方面资源,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传递温暖,传承爱。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