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18日 星期日
4
国内;广告

人才新政助推纺织重镇转型


    本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

    病人输液不再需要人工陪护,有智能输液系统远程管控;蟹壳、海藻等纺成纱线织成新型可再生的环保型纤维布,市场价格翻数倍……记者在日前举行的浙江“千人计划”绍兴产业园授牌仪式上获悉,成立不到一年,该园已集聚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9名、省“千人计划”人才19名。

    政府就是服务人才的

    作为纺织重镇,近年来,柯桥众多纺织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去年8月,绍兴金柯桥科技城 (绍兴市千人计划产业园) 正式挂牌,面向全球广下“英雄帖”,大手笔构筑“科技城”。

    去年9月,绍兴金柯桥·首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73个项目,获奖项目超过半数在柯桥落地开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严宏及其团队研发的“水溶性高分子新材料技术”项目获第二名。“项目获奖后,柯桥区在企业注册过程中开辟绿色通道,让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关手续。”刚从新加坡赶来办理企业落户注册手续的严宏说,“当地政府办事效率很高,让我们很感动。政府真的就是服务我们的‘店小二’。”

    近年来,柯桥区在“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上做足文章,为精英人才“量身定制”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政策,助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去年9月,柯桥区出台20条“人才新政”和10条“千人计划”产业园人才集聚政策。“330海外英才计划”人才项目和“金柯桥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并落地转化的人才项目的资助分别高达500万元、“千人计划”人才项目资助高达1100万元、国际一流团队和高级人才领衔的重大项目资助高达1亿元……

    推出政策的同时,柯桥区整合20个部门、16个镇(街道、开发区)的资源组成人才服务联盟,成立“一站式服务平台”,瞄准项目申报、服务代理以及居住、子女教育等问题,全力为人才创业创新解决“后顾之忧”。

    引来金凤凰遍地“下金蛋”

    浙江省“千人计划”入选者张靖、金良是浙江迅实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生产的3D打印机已从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二代。自2013年创办以来累计销售额逾5000万元,近一年来销售额达2200万元。

    浙江建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省唯一一家研发生产避震器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的避震器能抗超八级强震。虽然公司仅30多人,但近两年的产值均超过千万元。

    柯桥区区委书记徐国龙介绍,如今人才发挥的作用在这里越来越明显。2016年,落户产业园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共实现项目投入3.1亿元,项目销售2.66亿元。

    在较短时间内集聚一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不仅推动了柯桥的纺织、印染、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催生发展了数字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本报绍兴6月17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