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15日 星期四
7
论苑

挽住云河洗天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述评


    齐卫平

    十八大开启了从严治党的新历程,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指导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创新作为中不断开拓新局面,党风政风得到改善,党心民心为之振奋。全面从严治党砥砺奋进的五年,以加强自身建设的显著成绩,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勇于全面从严治党政治担当

    勇于担当,是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鲜明特点。“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番话集中凝练了他施政作为的取向。

    勇于担当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担当起解决发展后问题的责任,推动国家永续发展;如担当起满足人民期待的责任,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如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责任,形成两个“百年愿景”奋斗目标;如担当起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责任,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思想,等等。而在所有担当中,从严管党治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勇于担当的重中之重。

    打铁还需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从严治党视为政治担当,他指出:“大家都要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

    五年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强化党的建设主体责任,着重突出健全党建责任主体工作机制,落实党建责任主体失职责任追究。其二是着力抓“关键少数”建设,以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强调不抓党的建设不是好干部,抓好党的建设是最大的政绩。其三是加强党内制度建设的马力,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旨,把纪律挺在前面,把规矩立为圭臬,全面从严治党有了制度依循。

    有担当才有作为。五年里党中央完成了对8362个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巡视任务,实现了省区市党委一届任期巡视全覆盖。五年里中央出台或修订各种党内法规超过50部,占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三分之一,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政新规、纪律守则、巡视和监督条例、问责规定构成的制度体系逐渐成型。五年里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取得的成绩显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担当和作为。

    全面从严治党循序深化发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动的新情况出发,适应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高屋建瓴地谋划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循序深化发展。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推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开局,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再跟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构成全面从严治党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步步衔接的系列举措,既让全党全国人民感觉到了党中央管好党、治好党的决心和勇气,又从战略层面上展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路、新部署、新走向。

    从内容看,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呈现了循序深化发展的演进轨迹。十八大后侧重转变党的作风是全面从严治党打响的第一个战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反对“四风”,取得明显效果。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两部重要法规,突出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新主题新任务。这是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延续,从循序深化发展看,具有全面从严治党第二个战役的重大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循序深化发展,是以顶层思维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整体设计的结果。十八大后党中央从战略上定位全面从严治党,将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相并列,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因此输入了顶层思维的理念,从而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在整体设计下循序深化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循序深化发展,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方法水平的结果。全面从严治党循序深化发展离不开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必须提高党的思维能力,号召全党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注重党的建设方法科学化的体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形成的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等重要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循序深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然而,长期以来管党治党存在失之于宽松软的问题又是事实。现实中,人民群众对党内存在的问题反映突出和强烈,管党治党宽松软影响了对党执政功绩的认同。

    管党治党宽松软导致的结果十分严重。尽管党中央反复强调解决脱离群众、文山会海、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超标、豪华办公大楼建造等问题,但却始终管不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长期刹不住。许多党性不纯、党风不正、党纪不严的问题,表现顽固,有的旧病久治而不愈,有的新病生发而无视,有的小病发展成大病。不从严从紧从硬,全面从严治党无从谈起。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动真格”,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加强党的建设。他强调管党治党不存在过严的问题,指出那种认为“过严会束缚人手脚”的认识是不对的。全面从严治党没有最严,只有更严,“严”字是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风向标,越往后越严紧硬。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这个定位需要认真解决严什么、怎样严、从哪里严的问题,十八大后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清晰的答案,促进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严什么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抓思想从严,二是抓管党从严,三是抓执纪从严,四是抓治吏从严,五是抓作风从严,六是抓反腐从严。这“六个从严”归结起来就是要严在管党治党方方面面,要严在党的建设全过程。

    怎样严的问题上,提高制度执行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要求,他既强调必须扎紧制度笼子的篱笆,又强调不能让制度成为“壁上挂”“橡皮筋”“纸老虎”“稻草人”,以制度执行力的实效体现全面从严治党。

    从哪里严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他指出,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从严明纪律做起;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组织观念、组织程序、组织纪律都要严起来,等等。他强调:“不严起来,就会一盘散沙。”总之,全面地严才有管党治党的“全面”,只有动真格才能落实管党治党全面地严起来。

    形成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

    腐败与党的宗旨、党的性质、党的事业水火不相容。对于我们党来说,反腐败斗争是一场必须赢、输不起的硬仗。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开辟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五年里,党中央惩处的省部级以上官员200多名,零容忍高压态势达到空前的高度,腐败治理显示出强大的力度。党中央随时分析研判腐败滋生的新情况,及时出台新举措,并推进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反腐败成效取信于民。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悬反腐败斗争的锐利锋剑,以强大的威慑力对各种腐败亮起红灯。五年里,党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明晰“红线”、“底线”;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什么样的人、哪个层级的官,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坚持“打虎”“拍蝇”“猎狐”行动同发力,让一切腐败者没有躲藏之地。利剑高悬下,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形成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用“存量”和“增量”设计反腐败斗争的谋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智慧,不仅具有策略意义,而且具有战略眼光。减少腐败存量是针对过去,遏制腐败增量是面向未来,减少存量和遏制增量相辅相成,互相作用。这个新思路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辩证统一,是实事求是部署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选择。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树立了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新目标。党中央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明确规定“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十六字方针”“三个更加”和“一个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框架思路和路径设计,鲜明地体现了反腐倡廉道路的中国特色。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本文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意义的认识维度”课题成果,项目批准号:17jJFZX042)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