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6月刚刚开始,年中庆营销就已铺天盖地袭来:京东、阿里、苏宁齐上阵。由万达和银联两巨头联合举办的“62狂欢购物节”提前为年中庆“预热”,通过海量优惠福利、创新购物体验和新颖独特的线下活动吸引了京沪两地消费者的眼球,让商家们着实提前忙了起来,为即将开启的年中庆提前“烧”了一把“火”。
62狂欢购物节提升消费新体验
临近“618”年中庆,工薪一族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薅到“618”的羊毛。在年中大促尚未完全启动时,万达和银联的一场联合营销活动“62狂欢购物节”为京、沪两地的年中庆活动打响了前战。
活动从6月2日开始,6月8日结束,以北京、上海两地共10家万达广场为合作试点,上海宝山、周浦、江桥、金山和松江万达广场参加活动。活动不仅有减免满减、1元购、抽奖等优惠,广场还定制了丰富的线下活动,涉及餐饮、亲子、服饰、创意活动等各大品类,加上银联“云闪付”和“飞凡通”二维码支付新型手段的加持,让这次活动真正实现了好玩+好礼。
在江桥万达广场,二十几名小朋友在父母的带领下,在白色T恤上进行了涂鸦创作,通过绘画勾勒出自己期待中的未来。现场的一位父亲表示,很喜欢类似的亲子活动,可以尽情陪伴孩子进行创作。在问及孩子妈妈去哪里了,他笑笑表示,听说商场有飞凡通扫码享受62折的活动,去血拼了。
在活动期间,许多消费者不只青睐于折扣和精彩的活动,对“云闪付”这种挥一挥手就搞定付款的新玩法消费者们也表示“很感兴趣”。一位刚刚结款成功的女士,她兴奋的说到:“作为一个执着的安卓用户,终于不再羡慕那些使用Apple Pay的人了! 原理相同的‘云闪付’显然更适合我,挥挥手就能完成支付,方便快捷很不错! 再也不用到处找信号了,这个是让我觉得最赞的地方。”
统计数据显示,活动期间的周末,广场总体客流量及销售额同比均得显著提升,为即将开启的年中庆提前烧了一把“火”。
万达牵手银联共推智慧场景+创新支付
这是万达与银联于今年3月宣布战略合作后,针对联合营销的一次试水,也是银联“云闪付”在万达旗下实体资源中的一次创新应用。
今年3月,双方举行战略签约仪式,双方董事长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根据双方合作内容,未来共享各类场景资源,在万达拥有优势资源的众多商业中心、百货商场、超市、院线、酒店、主题乐园、医院等服务领域,通过合力建设持卡人会员服务体系、加载“云闪付”等各类创新应用,深度结合银联和万达在各场景优势,为消费者提供精准优惠推送、积分通兑互换和场景金融支持等全新消费体验,并实现各类支付创新技术的“实体+互联网”应用。
这次的“62狂欢购物节”正是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与银联战略合作后的第一次“实枪”演习。结合飞凡支持的众多消费场景,银联“云闪付”以及飞凡通二维码支付成为活动的最大亮点。从体验层面来看,相比支付宝、微信等大家熟悉的支付手段,银联“云闪付”的优势在于对支付环境要求更低、支付环节简洁、安全可靠。试想,在没有网络、没有携带现金的情况下,掏出手机、解锁、输密码三秒即可完成支付,再也不会有耗费时间等信号的窘境。
“云闪付”的出现,不仅方便了用户的支付行为,对于商户来说也减少了为移动支付再开结算入口的麻烦,极大的提升了结款效率。
这次活动对于万达网络集团和银联来说,不止是合作成果的展示,更是两方实现双赢的契机。在“62狂欢购物节”活动中,银联借助京沪10家万达广场丰富的实体支付场景,让银联“云闪付”扎根落地,用实际效果撬动了消费者的支付习惯。而万达网络科技集团在这场“购物趴”中,借助“云闪付”的新鲜劲,以生活化的购物场景加深了消费者对于飞凡APP及飞凡通支付的使用习惯。
“实体+互联网”助推线上线下融合
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等移动端快速渗透,令大众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改变。2017年1月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名规模达到7.3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达6.95亿。当前互联网普及率为53.2%,比2015年底提升2.9个百分点。中国当前的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
而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已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主流趋势。线下实体商业不断努力寻求互联网科技手段的赋能发展,完成互联网转型。作为实体商业的巨擘,万达集团早在2012年就开始进军互联网,摸索最适合实体转型的线上线下融合方式。2016年10月,万达网络科技集团在上海成立。凭借万达在线下拥有的庞大实体资源,万达网络集团融合线下线上,确定了“实体+互联网”新的的商业模式,用互联网科技的力量武装实体商业,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智慧生活体验。
在今年3月初银联与万达战略合作的签约仪式上,王健林正面回应了外界的疑问:“万达网络科技不只是一个线上或者线下的零售平台,我们是在线下往线上走,现在大家都在融合、都在不断的探索,不存在谁天然占有先机,就看谁创新。通过三年摸索,我们找到了自己正确的道路,正确的方向。”
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不仅仅是销售渠道的打通和信息的传递,还应该包括供应链上下游的配合,跨行业的合作等。实体商业想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要从消费者的需求着手,打造更适合现今消费者的多样化“实体+互联网”模式,在这过程中还要精确理解及运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特质,进行精准营销。
刚刚过去的2016年,实体商业在各类实体经济形态中的转型都尤为坚定,步步高集团、绿地集团、新世界百货、万达集团等一批大型实体企业纷纷全面触网,“实体+互联网”转型也出现了多种“范本”。2017年1月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表明做实、做强实体经济将是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而善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成为实现实体经济转型与升级的关键。
未来,万达还会和银联共同发力,发挥双方在全渠道、全场景、国际网络及亿级客户群等诸多方面的优势,通过实体、科技、金融等业务领域的整合,进一步推动实体企业数字转型。 (阎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