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13日 星期二
7
教科卫;公告

松江区建立沪上首个慢阻肺诊疗信息平台

三级防控补上慢性病防治“短板”


    本报讯 (记者陈青)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致死率高,慢阻肺已经成为各种慢性病防治中的“短板”。松江区中心医院借助互联网和手机App,开发了全市首个慢阻肺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并与松江区域内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建立起了“医院—社区—家庭”的慢阻肺防治模式。这是记者昨天获悉的消息。

    据悉,这种三级防控系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从“疾病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到疾病临床规范化防治”的手段。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 (COPD) 的患病率高达11.3%。然而,近三分之二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此病,大量患者长期处于未诊断和无干预状态,等到症状明显再就诊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同时病情也非常严重了。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慢阻肺列为人类第三大致死病症。按此估算,松江区有一两万慢阻肺患者。

    据介绍,松江区中心医院成立的慢阻肺诊疗信息平台通过初筛、肺功能、诊断与病情评估、治疗、继续教育、个人中心六大功能模块可建立全区慢阻肺患者信息库,根据松江区居民卫生健康档案,筛选出已经诊断为“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并将按照国际通行的诊断标准,建立慢阻肺患者库,并进行规范诊治。对于不符合慢阻肺的人群,松江区中心医院将按一般人群、COPD高危人群分级进行干预;对明确诊断的病人按照慢阻肺诊疗指南,实施分级诊疗:稳定期则进行社区医院随访;急性加重后双向会诊和转诊。慢阻肺分级诊疗信息平台还为医院提供了相关量表和评价指标为医生提供科学筛查和诊断依据。

    据了解,这一信息平台目前已可实现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和区中心医院呼吸专科医生之间互通,平台(医—医平台)中录入患者3000余名,预计到今年底,信息平台内慢阻肺患者信息将超过10000名,最终实现全区域内慢阻肺病人“医院—社区—家庭”分级诊疗。

    依托松江区慢阻肺分级诊疗平台开展的慢阻肺分级诊疗,是以松江区中心医院为主导开展的区域康复体系、腹透下社区、区域高血压心电监测移动医疗平台后第四个分级诊疗项目。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