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祝越) 昨天,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赴浦东新区进行《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执法检查,并对预付款消费、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共享经济服务新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三个议题进行听证。这是上海人大历史上第一次下社区召开监督听证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参加并讲话。
执法检查组实地检查了金桥国际商业广场消费维权联络点建设情况、盒马鲜生超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等。截至目前,本市共有社区、市场、超市、商场、企业、景区、电商、学校、军营、商圈、产业 (创意) 园区、商务楼宇等各类型联络点8505个,其中社区以外的“五进”等联络点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联络点每年平均向工商部门提供各类违法线索1600余条。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本市联络点处理消费者诉求6万余件,协助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殷一璀指出,对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是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一项重要监督工作。今天的调研活动,是对前一阶段四路专题检查成果的一次综合性反映,也是上海人大历史上首次下社区召开监督听证会,既有创意也有成效。消费者、平台、经营者、消费者组织、政府部门等各类主体,通过听证会平台平等沟通交流,把各自的想法问题对策摆出来,集思广益,为如何进一步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更好相关法制保障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
殷一璀强调,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各方尽责、社会共治。政府部门、经营者、网络平台、行业协会、社会组织、新闻媒体包括消费者个人,都应该履行好各自责任,更好形成合力,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经营者得到更大的发展、上海的经济更有活力、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燕群、吴汉民、洪浩、薛潮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