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陈佩珍
从舟山定海城区出发,经过海风吹拂的柏油大马路和蜿蜒曲折的山路,只要20多分钟的车程,便来到南洞村。距离城区很近,是这个山村区别于大多数中国山村之处。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舟山市定海区干揽镇新建社区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新建社区依托绿水青山资源,带动村民创业增收,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所取得的成效。
南洞位于舟山市定海区干揽镇南部。2004年,与黄沙、里陈两个自然村组成干揽镇新建社区。新建社区紧靠定海第二高峰五雷山,居山坳腹地,地势低凹,三面环山,辖1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578户,1563人。
两年后,当记者再次来到南洞时,这个地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游客接待中心、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特色客栈、特色民宿等规模进一步扩张,同时借助采风基地的优势,建设了群岛艺术馆。“农家乐”和“渔民画”就像每天迎面吹来的海风一样,“滋养”了这里的村民。
为了将新建社区打造成为美丽乡村样本,2015年6月以来,定海区制订了三
年行动方案,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完善提升、环境综合整治、兴业富民、文化惠民、服务优化五大工程,启动12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工作,总面积1.9万平方米,总投入1700万元。社区以打造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实践基地、南洞艺谷为载体,建设了集火车休闲广场、渔人码头、休闲仿古老街、壁画村等项目于一体的南洞旅游文化景观区。同时借助采风基地的优势,建设了群岛艺术馆并开设了农民画培训班等艺术课程,以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提升村民自身的艺术涵养。
“这里总体发展方向就是生态和文化。生态可以把青山绿水都守住,文化可以引导人,改变村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干揽镇新建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芦海峰在接
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实际是一种生态文明经济,是一种利用自身特有生态创富的经济方式。南洞这个海岛乡村可以成为一个陆地生态村和海洋生态村的典范,它对分布在我国长达1.8万多公里沿海岸线上的很多类似村落来说很有参考价值。”东海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浙江海洋大学教授黄建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舟山用实际行动作出表率: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进一步完善“输血”、“造血”功能,努力构建“全社会、立体式”的扶贫新模式。2016年,全市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308元,列浙江省第三。
(本报舟山6月1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