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11日 星期日
3
综合

上海生命科学创新中心方案已在研究制定中

培育生命科学创新发展“沃土”


    本报讯 (记者沈湫莎)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获悉,上海生命科学创新中心方案已在研究制定中。上海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的总定位是为人类的健康创新、为世界生命科学发展而创新,它将重点实施上海生物医药率先创新战略,围绕生命科学原始创新、高端设备和新药研发和生产、高水平临床研究和大健康产业,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以及平台之间的协同,使上海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创新发展的“沃土”和“家园”。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表示,上海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基础最强的地区之一。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任务中20%由上海承担,正在研发并进入临床的创新药物40多个。加快生命科学研究,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大任务。在此基础上建设的上海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将是一个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式创新平台。

    在互联网技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纳米技术、分子影像等一批新兴科技的推动下,生物技术和医药研发领域正在发生颠覆式创新。未来30年美国24项最值得关注的新兴科技中,有11项涉及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同时,全球各国政府及企业也在加大新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目前有7000多种药品和疗法处于开发阶段,预计2022年全球制药研发总支出将达到1820亿美元。

    上海经过多年布局,已在基础研究、人才聚集、临床资源、生物制药方面积累了丰富资源,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涌现一座座“高地”,为建设上海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奠定了基础。据悉,上海汇聚了80多位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院士,从事生物医药研究的人员超过8万人;上海拥有全国最大临床数据库,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国家蛋白质研究中心、国家化合物样品库、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国家肝癌研究中心等落户上海,为上海生命科技原创能力的积蓄提供了强大平台支撑。

    一些新政策、新做法也在这里“启航”。上海市生物医学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傅大煦告诉记者,上海在探索开展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鼓励发展国际科技服务业,加快推进跨境研发活动便利化。2016年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被选定成为国内首个开展药品上市许可人的试点企业。

    朱启高在会上还透露,上海将积极推进生物医药研发和转化及临床研究两大功能型平台,并聚焦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布局实施一批重大创新项目,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