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11日 星期日
5
国际

马克龙及其政府在任职初期的亮眼表现已赢得更多支持

“前进运动”或赢得多数议席


    ■王丽云

    法兰西共和国史上最难预测的总统选举以“前进运动”候选人马克龙的当选告一段落,然而,国民议会选举紧随而至,不给执政党留一丝喘息机会。如“前进运动”未获议会大多数,新政府被迫重组,法国将再次出现“联合执政”现象,且较以往会更加复杂。因此,马克龙及其竞选团队上任来的每一步棋,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损兵折将,“团结法国各力量”的计划也将会泡汤。

    执政初期马克龙表现不俗

    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马克龙在当选初期,展示出惊人的稳重、老练姿态。法国民调机构Ifop在5月21日的结果显示,62%的选民对马克龙当选为新总统表示满意,这从侧面表明,对大多数法国人来讲,马克龙并不仅仅只是淘汰勒庞的“无奈之选”。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马克龙的外交之道尽显资本主义老牌大国风范。马克龙深谙“弱国无外交”,面对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日渐衰退的法国,他力保外交话语权。在英国“脱欧”、美欧关系紧张的新形势下,他同默克尔促膝交谈,联合德国挑起欧盟改革大担,深化各成员国间的团结协作,加强欧洲一体化建设。

    在5月25日北约峰会期间,他与特朗普会晤,以耐人寻味的握手姿势打破美国新总统的“手腕外交”,传达出法美平起平坐的坚定立场。在特朗普宣称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马克龙以流利的英语回击,这种语言能力在法国历任总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同时,他表示,法国将取代美国,带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马克龙步步为营,重细节,顾大局,可谓深思熟虑,这必将赢得更多法国民众的信任,为“前进运动”获议会大多数席位增加了筹码。

    马克龙及其政府在任职初期的表现吸引了更多支持者。据一项最新民调显示,马克龙阵营或将在第一轮赢得议会席位绝大多数,斩获385-415个席位;而在总统竞选第二轮结果揭晓之初,民调也只将预测定位到249-286个席位。

    “左右混合”组阁成获胜武器

    5月15日,马克龙任命爱德华·菲利普为总理,这一做法也是费尽心思。菲利普先加入社会党,属左派主要代表人物米歇尔·罗卡尔阵营,后脱党入右派,皈依阿兰·朱佩。既左既右,菲利普是马克龙“前进运动”理念的最好诠释。他是马克龙阵营进军议会并取得绝对胜利的有效武器。

    菲永败选后,主要以“共和党人”为代表的右派舔着伤口、推巴鲁安为竞选主席,全力向议会挺进,成为“前进运动”角逐议会席位大多数的主要劲敌。但马克龙打着“总统大多数”的旗号,高弹“团结”曲调,兼收并蓄;总统的感召力是强大的,从而导致一向团结的中右派出现分化,一部分包括勒梅尔在内的“共和党人”倒戈“前进运动”;另一部分则以巴鲁安为首,保阵护营,继续战斗,而这部分的力量对马克龙阵营来说仍过于强大。

    于是,马克龙调整策略,任命朱佩的忠实干将菲利普为总理,而后者丰富的从政经历使其与不少中右派人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马克龙这一战略性举措再次让中右派联盟方阵大乱,导致其力量进一步削弱。朱佩虽表态仍支持右派议会候选人,但立场并非如此坚定,例如他曾公开发文支持“前进运动”议会候选人奥罗贝·贝尔热。

    朱佩作出这个选择,一方面当然出于他与贝尔热的“旧情”,他对后者能力的认可,贝尔热曾为其亲信之一;另一方面,这从侧面反映出,马克龙及其“前进运动”所提倡的“团结”理念正逐渐模糊各党派划分界限,或将强化“任人唯贤”的观念。这种理念在选择及任命政府成员方面也表现得很明显。“超越左右切分,共商前进大计”,马克龙也基本履行了其在竞选期间关于这方面的承诺:男女参半,社会党、共和党、极左、中派等混杂其间。

    然而,马克龙阵营征服国民议会的旅程并非如看上去那样顺风顺水。继菲永“空饷门”事件后,《鸭鸣报》再爆猛料,指控新上任国土规划部长、第六选区菲尼斯泰尔省议会候选人费朗擅用公款,以权谋私。此外,欧洲事务部长萨尔内也被曝出“吃空饷”丑闻。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马克龙向来推崇的“诚信廉政”理念,本应在5月30日出台的政治道德法草案也推迟至6月14日。

    就目前来看,马克龙及其政府赢得议会席位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的可能性很大。但为取悦选民所做出的“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计,极右翼的威胁始终存在。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巴黎第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