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10日 星期六
5
国际;公告

英式民主的优越性究竟在哪里


    高健

    历史总会重演,这句话用于描述英国保守党过去两年的政治历程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去年夏日,卡梅伦挟着保守党议会选举大获全胜之余威,揣着刚刚与欧盟达成的四点协议,突然宣布举行英国脱欧公投;今年夏日,特雷莎·梅在民调显示两位数的领先优势下,突然宣布解散议会重新大选。两位领导人在政治局面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跳入了自己挖下的陷阱。

    写文章可以讲笑话,搞政治是赤裸裸的搏杀。只不过,保守党这次不是败于工党的政治谋略,而是败给了工党讲的两个故事。一个即兴发挥的故事,就是科尔宾作为一名非典型英国政客,大谈梅姨领导的英国政府在反恐问题上犯下重大错误,正是由于梅姨内阁一再削减政府关于社会治安保障体系的预算,才导致英国连遭恐怖袭击;一个精心编造的故事,写在工党一百多页的竞选纲领之中,包括免费高等教育、大幅增加公共医疗投入、铁路与邮政国有化、对少部分高收入群体征收极高税赋和政府投资修建成千上万栋廉租房与公租房。

    不得不承认,科尔宾是讲好英国故事的高手,只要能允诺的都说了,反正吹牛不上税。然而,稍微有点理智的选民就应该知道,果真依照科尔宾的施政纲领执行,英国除了财政破产没有第二种未来可言。可是,为什么工党的席位还是会大幅上升呢?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英国民众已经极度厌恶理性的政治说教了,他们需要希望与梦想,哪怕是以谎言的形式出现的。

    梅姨受命于危难之时,工作很不好开展。她工作作风一贯强悍,民生与教育政策的确缺乏柔性,给人一种不可亲近的感觉。然而,梅姨具有一种典型的英国政治理性与气场,是可以代表英国与欧盟对抗的不二人选。她希望在正式开启脱欧程序前,通过议会选举重新洗牌,高度统一国内各方政治势力,凭借英国协调一致的政治立场,为本国在脱欧谈判中争取最好的结果。平心而论,这难道有错吗? 《孙子兵法》 说,上下同欲者胜。梅姨深知即将开启的脱欧谈判是一场多么艰巨复杂的斗争,不能受到来自国内政治的任何掣肘。问题是,在众口难调、人人有理的现代英国民主机制内,梅姨的政治谋划怎么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呢? 西方自由理念下的民主社会从来都不缺少意见,真正缺乏的是保障民族根本利益与总体利益的有效手段与长效机制。

    说到恐怖袭击,中国的吃瓜群众肯定心里直犯嘀咕:发动本次袭击的极端分子早就被英国安全部门列为重点监控对象,而且他们一直从事传播伊斯兰极端宗教思想,并且有明确证据表明接受了极端组织的有关培训,为何还能如此堂而皇之地发动武装袭击? 这就是英国民主法制的“有趣之处”了。在所谓言论自由与宗教信仰自由的双重庇护下,潜在的恐怖分子可以肆无忌惮地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将社会规则玩弄于股掌之中。针对本次恐袭的教训,梅姨给出了监控网络信息传播与采取更严厉的举措控制监控对象的建议。话音未落,立刻就有人权组织给她扣上了“有意对抗英国人权法案”的帽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围绕如何进一步制定更严厉的监控措施与社会治理政策,一定会有一场席卷全国的讨论,这究竟是英国政治文化的可爱之处还是可笑之处呢? 为所谓的形式合理,付出血淋淋的社会代价,这是不是社会治理模式低效无能的表现呢?

    评论家们早已开始揣测选后英国的政治走向。笔者以为,这些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梅姨“独断朝纲”、高度集权的企图没有实现。这不仅是其个人政治生涯的滑铁卢,更是大不列颠民族的悲哀。因为整个英国政界将陷入无休无止的毫无意义的指责与谩骂之中,等待他们的就是来自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嘲笑与讽刺。这是英国民主政治对英国人的馈赠。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