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蓓
昨天早上8点半,世博展览馆内的电子倒计时牌开始计时,参加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的选手进入比赛状态———他们要用两天时间完成赛会要求,在车身修理、电气装置、精细木工、移动机器人、焊接、花艺、美发、餐厅服务等15个项目上决出高下。
内行外行都能尽兴地“玩”
车身修理赛区架起了好几辆“受损车”,焊接赛区隔着挡板都能见到火星飞舞,美容赛区的模特享受世界级的保养……比赛关乎世界排位和世界技能大赛入场券,选手们的神情紧张且慎重。
观众们则在场内享受,懂技术的内行四处交流拍照,看热闹的也没闲着———上海赛场除了有15个比赛项目,还有19个展示体验项目,可以走进高铁驾驶舱,可以摆弄智能穿戴设备,还有现场制作的点心可以吃。
在点心制作展示区,技师“秀”完做小笼包的手艺,就把新鲜出炉的小笼包派发给一边的观众。
上海市市长应勇、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等也来到赛场观摩竞赛,并与选手们交流。西蒙·巴特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会组织工作做得很好,这对正在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中国来说是个好的开始。
花艺评分表涵盖近20个指标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绍,这次中国国际技能大赛是中国发起的一次面向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国的国际性技能邀请赛,大赛完全按照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组织形式、竞赛管理规则和技术标准来组织开展。比赛项目从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正式比赛项目中选取,参赛选手全部是22周岁以下的年轻人。每个比赛项目设金、银、铜牌奖各1个。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朱迎迎手拿评分表,观看10名选手的表现。参赛选手来自奥地利、西班牙、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花艺比赛有4个竞赛模块,包括架构花束、房间装饰、新娘花饰、惊喜盒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昨天上午的竞赛项目是架构花束的设计与制作。
评分表是全英文的,一共四张,涵盖近20个指标,近半数指标考察客观技能,比如作品的整洁度、造型的稳定度;剩余的指标主观性更强,比如作品给人的整体印象、作品的色彩搭配、作品的意义表达等。朱迎迎说:“凡是入选世界技能大赛的技能项目,都可以拆分成很细的技术指标进行考察,花艺、美容、美发等技能虽然说是‘各花入各眼’,到了赛场也要分高下。不过,能参加这种比赛的都是顶尖技能人才,所以最终决定胜负的通常不是前三个规定项目,而是最后一项———惊喜盒制作,大家现场抽签之后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考验选手的临场应变和快速创作能力。”
高技能人才永远供不应求
信息网络布线比赛看上去不那么花哨,来自白俄罗斯、哥伦比亚、日本、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9位选手在各自场地内埋首清点比赛材料,准备第一个模块“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比赛。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这个项目的技术支持方,学院院长杨秀英介绍,信息网络布线是指在建筑物中进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施工的技术,我们平常使用的广域网、局域网、有线电视网络设施,都由这些技能人员安装和维护。
“这项技能可以说是有粗有细———动不动爬到好几米高的地方布线,那是‘粗活’,把比头发丝还细的导线毫无磨损地焊接起来,那是‘细活’。”杨秀英展示了一台辅助技术人员进行光纤熔接操作的仪器,“这是目前技术最新的仪器,选手们参加各类世界级赛事,除了争金夺银,还能接触最前沿的技术。”
掌握前沿技术和过硬手艺的技能人才永远供不应求,杨秀英介绍,上一届赛事中获得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铜牌的中国选手,一得奖就被某省电信企业聘为副高级工程师。
本次大赛的形象大使之一、上海宝钢股份公司热轧厂技能专家王军说:“技能可以成就人生,创造巨大的价值,照亮人生路。”王军的职业生涯在宝钢一线起步,用30多年时间,从一名剪刃工成长为技能专家,在安全、环保、节能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2008年他带头成立了创新工作室,相继培养3名工人发明家,共获专利679项,获国内外各类创新成果奖85项,创经济效益超8亿元,可谓“技能成就人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