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陆纾文)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国与中东”国际研讨会昨日在上海大学拉开帷幕。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从亚洲到中东:中东经济的亚洲化”。在中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背景下,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以色列、埃及、土耳其、印度等国的5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中国与中亚、中东、北非地区国家之间的历史、经贸和人文交往,对地区国家的政策变化进行研判。
2011年中东剧变以来,大国或地区力量围绕地区变局进行的政策与战略调整仍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这为中国如何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一定挑战,也带来了大量机遇。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软实力”“中国与中东地区的经贸关系”“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中亚与中东”“中国与北非国家的关系”“中国、伊朗与海合会国家的关系”等主题发表演讲,并展开积极探讨。
中国中东问题前特使吴思科指出,一个动乱中的中东期盼和平与发展。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光认为,中国在与中东国家开展能源和工业化合作时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但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与中东关系”国际研讨会由卡塔尔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土耳其马尔特佩大学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等共同发起举办。本届研讨会由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上海研究院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