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6月08日 星期四
7
社会建设

社区基金会助力社区治理新作为


    社区基金会,上海社区治理领域的新生事物。沪上首个以“社区公益基金会”命名的法人成立距今仅有5年左右,对很多人来说,社区基金会还是陌生名词。

    自2015年至今,上海的社区基金会经历了一轮快速发展。上海出台 《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 等“1+6”系列文件,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步伐,并明确鼓励社区基金会的发展。此后,上海又发布了 《上海社区基金会建设指引 (试行)》,为社区基金会的规范发展提供引导。

    来自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 25日,全市街镇层面成立的社区基金会已达51家,社区基金会在上海街镇的覆盖率接近四分之一。它们立足社区,从事社区公益事业。社区基金会资金来源多样,包括本社区居民、驻区企事业单位的自愿捐赠,也有部分政府资助;社区基金会的业务范围包括帮扶社区困难群体、资助社区公益项目、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队、传播公益文化等。

    社区基金会是开展社区公益活动的资金池,是社区公益资源流转的平台,政府希望社区基金会起到动员社区参与、促进社区融合、整合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治理的作用。

    在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三类社会组织中,基金会不仅设立门槛高,内部治理要求也高。社区层面如何善用资源、筹措资金? 如何规范合理地运行社区基金会? 社区基金会在特大型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定位到底是怎样的?过去两年,上海各区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有成果、有实践,也有思考。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