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上海要“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言犹在耳,近日上海正式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再次向全球投资者传递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提高开放水平的信心与决心。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的改革发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当前,我们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全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继续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开放也是上海的潜力所在。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2030年形成科创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2040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就必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进一步扩大开放,继续以开放赢得未来。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制度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
《若干意见》 是新形势下上海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利用外资“新高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指导性文件。《若干意见》 提出,在投资准入方面,争取在专业服务领域和先进制造业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外企技术改造等,这份沉甸甸的改革“施工图”表明,上海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开放的姿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努力做到投资环境更优、市场准入更公、政府服务更好、开放型经济发展更快。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开放,不仅是一项项具体政策,更是一种胸怀、一种姿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勇当排头兵和先行者,上海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正以着力落实“四个新作为”的实际行动拥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