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5日专电 (驻京记者李扬) 日前,“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 总课题组和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共同启动了面向全国中小学的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该项目在专业教师培养理论、远程教学模式以及“德艺双修”考试评价方面,均有所创新。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 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介绍,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分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培训,课程内容以“先秦诸子思想”“古汉语基础”“学科教法研究”“传统艺术研修”和“高级专题研修”五大模块为核心,同时增加软笔书法 (初级)、传统绘画基础 (中级)和古琴艺术 (高级) 三级艺术类研修和考试内容,培养具有国学文化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德艺双修”的新一代中高级专业教师。该项目的启动是我国自建国以来针对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首次提出师资培训理论并测试标准化课程,以验证“十二五”阶段传统文化学科的教育理论和课程构建理论。
据介绍,项目组将创新尝试以“云技术”和手机终端为技术平台,通过移动网络面向国内所有城市开通传统文化教师教学等级微课程培训,届时,教师通过网络远程学习和集中考试后,可取得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