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笑添
昨晨7时,春日的明媚阳光下,1.5万名跑者汇聚东方明珠脚下,共同参与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这场万众期待的城市狂欢。最终,来自坦桑尼亚的吉萨莫达以破赛会纪录的1小时01分36秒荣膺男子组冠军,女子组冠军则由埃塞俄比亚选手伊曼娜获得。
昨日的申城气温舒爽、空气质量以良为主,尤为适合跑步。为应对赛事后半程气温逐步上升,组委会赛前临时在赛道后半段新增两处喷雾。为更好地做好赛事保障,组委会从5公里开始设置饮水饮料站,7.5公里处设立用水站,配备海绵及冰块,方便参赛选手及时补充水分和降温。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过往部分赛段气氛不够热烈的问题,本届赛事在赛道两旁设立了多个音乐加油站,通过小提琴演奏、外国乐队表演等,为跑者加油助威。
取消了女子8英里项目,改为纯粹的半马赛事,就连参赛规模也达到了历届之最,与往年相比,本届上海半马更专业、更热闹,对安保和医疗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本届赛事增设了3个医疗救护点,总数达到21个,医疗保障救护车则为10辆。与此同时,17组由配备AED的专业医生与急救者组成的骑行队穿梭于跑者身边,观察参赛者的状态。而在安保方面,今年赛事配备了安保力量700余名,其中交警支队、特警支队、消防支队、交通协管员、特保、保安等力量各有侧重。
一场成功赛事的举办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努力,除了安保与医疗这两大重要保障之外,119名赛事裁判、1450名志愿者同样为赛事的平稳、顺利运行贡献了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