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青)如何进一步消除“黄牛”抢号、囤号现象? 如何有针对性地监管民营医院乱收费、过度诊疗问题?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昨天表示,上海正在打造全市医院质量控制体系,将民营医院监管纳入到全市监管体系内。同时,本市已正式启动全市预约诊疗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拟建立统一标准、分级管理的号源预约资源池,有效防范号贩子、“黄牛”现象。
对于有市民投诉一些民营医院治疗不规范、诊疗过度、乱收费,邬惊雷说,为改善医患双方医疗服务信息上的不对称,减少类似“网络竞价排名”等不实医疗广告和虚假医疗服务信息对患者的误导,进一步方便居民群众求医问药,上海市卫计委已初步完成便民查询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并于今年4月1日起在内部试运行。今后,市民可通过这个系统查询本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信息,信息内容包括医疗机构许可信息、单位荣誉及医疗特色、2016年1月1日以后的处罚信息等。
截至目前,市级预约号源平台已接入36家市级医院、7700余名专科医生,每天有超过1万个号源优先预留给家庭医生,实现签约居民优先转诊。这意味着居民找到签约的家庭医生,即可预约到大医院的专家号源。为何这项听起来很美的服务,使用率却不高?邬惊雷对此表示,一方面主要在于市民需求,一方面不少人对这项服务并不了解。
为了更好地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本市今年正式启动了全市预约诊疗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拟建立统一标准、分级管理的预约资源池,建设市级、申康和区级号源管理和服务平台。目前市级、申康和部分区级预约诊疗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已经初步完成,但各医疗机构按照相应的接口规范建立内部号源池时,需要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因此,要实现全市号源的统一监管还需要一定时间,市卫计委将继续大力推进此项工作,争取在年内初步建成全市号源统一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