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4月12日 星期三
6
国际

纳扎尔巴耶夫国情咨文提出“全球前30位先进国家之列”目标

哈萨克斯坦欲掀“第三次浪潮”


    本报驻比什凯克记者  高 寒

    1980年,托夫勒的一部 《第三次浪潮》 许给了当时的人们一个关于未来的梦想。许多年以后的今天,书中勾画的未来社会的蓝图正在逐渐展开。由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最近所做的题为 《哈萨克斯坦第三次现代化:全球竞争力》 的国情咨文,被外界视为哈萨克斯坦即将掀起的“第三次浪潮”,引起外界的关注。通过这次着眼于提高本国全球竞争力的经济现代化,哈萨克斯坦提出将努力进入全球前30位的先进国家之列的目标。

    与托夫勒描绘的“第三次浪潮”将立足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相类似,纳扎尔巴耶夫在咨文中同样把基于数字技术实现本国经济现代化列为首要任务,置于整个咨文的开篇部分。他提出要打造“数字哈萨克斯坦”,即指哈萨克斯坦要一方面努力发展大数据、3D打印等前沿技术,推动移动支付,以及包括医疗、教育等多个民生领域在内的数字化服务,抢占新兴产业高地;另一方面要加速实现工业、建筑业、交通物流等基础性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升级。分析界普遍认为,纳扎尔巴耶夫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经济现代化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是有意要改变现有经济结构,减少国家经济对油气等原料出口的依赖。在全球原油市场前景依旧不甚明朗的背景下,哈萨克斯坦的做法将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恢复。纳扎尔巴耶夫在国情咨文中明确要求,截至2025年要将本国非原料产品的出口比重扩大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纳扎尔巴耶夫在这部长篇国情咨文中,多处提到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把同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列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优先方向。

    他明确指出,目前中哈两国的合作协议已经签署、目标也已然明确,“需要的是具体落实”,因此,有必要高效落实两国在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投资项目。据悉,这是哈萨克斯坦继“光明之路”发展战略后,再次在官方战略性文件中明确提出同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对接。

    哈萨克斯坦的前两次经济现代化分别在1991年—1996年和1996年—2016年间进行。在这两次现代化过程中,哈萨克斯坦分别完成了由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及向国际经济竞争力前50位挺进的任务。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