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6
国际

交通事故高发,巴西交规出新招

行车时近光灯须“昼夜长明”


    本报驻巴西利亚记者苑云天 张峻榕

    光天化日之下,道路畅通无阻,飞驰来往的车辆却明晃晃地开着近光灯———这不是巴西的司机们粗心大意忘了关灯,而是巴西法律为减少交通事故所做的新规定。

    由于交通事故高发,巴西政府于2016年7月颁布法令,规定所有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白天亦必须保持近光灯常亮,使车辆更加醒目,对过往行人起到警示作用。这一法令颁布以来,尽管一度遭到民众抱怨,实际收效还算不错。当地交通部门表示,今年以来巴西的交通事故数量已有所降低。

    这一法令最初由巴西国会议员提出,目的在于治理国内严重的交通事故情况。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公布的报告显示,巴西全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已达到41059人,位居世界第三位,这使得巴西政府自2016年初就开始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白天开灯”的新法令正是政府的系列应对举措之一。

    法令执行之初,民众颇感不习惯,在白天行车时也常常忘记打开近光灯。为此,巴西交通部门特别留出了一周左右的“新规适应期”,并在此期间组织交警在公路上设置检查点,对司机加以提醒。适应期过后,交通部门才正式开始对未开灯行驶的司机进行违规罚款。

    当地交警告诉记者,新的交通规定出台后,通常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人们形成意识,而在“适应周”期间,上路执勤的交警们平均每人每天都要提醒数十位司机及时开灯。除忘记开灯外,司机们对于车灯的分辨和使用也存在问题。警方在执勤过程中发现,很多驾驶员分辨不清近光灯和远光灯的区别,在行车时常常开错了灯。

    对于这一法令,巴西大多数民众均持支持态度,认为巴西目前的交通事故情况过于严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变。但也有巴西网民认为新法令只会徒增繁琐程序,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此外,亦有民众从车辆保养角度出发,认为近光灯常亮将会严重缩短车灯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对此,巴西专家分析认为,“开灯法令”在客观上向人们重申了车灯设计最初的“双重功用”:一方面是为驾驶员照亮道路、协助驾驶;另一方面则是使车辆更加醒目,提示行人注意交通安全。在实际功效方面,打开前灯还可以让驾驶员在超车时准确捕捉前方车辆动向,从而做出正确判断。而在日出、日落这种易使人视线模糊的时段,车辆和行人互相了解对方所处位置并展现自身位置是十分必要的,车灯常亮则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开灯法令”在各种意义上都将使交通状况得到优化,是让行人和驾驶员双方共同受益的新规则。

    有趣的是,新法令的颁布还伴随着新商机的出现。在巴西最大工业城市圣保罗,不少汽车修理厂已经开始推出新的业务:为车辆安装控制器、调整线路,使车辆能在启动的同时自动开启近光灯,防止驾驶员忘记操作。目前已有不少人前往安装,不过他们同时也表示,“开车灯这件事最好还是记在脑子里!”

    (本报巴西利亚4月4日专电)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