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8
社会建设

陪孩子们记录自然


图1:野鸟会提倡坚持自然观察活动的公益性
图2:自然观察在中国方兴未艾
图3: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认植物
图4:自然笔记写得密密麻麻
图5:鸟类绘画,趣味十足
图6:孩子们用树叶拼图

    本报记者 沈竹士

    郭江莉,“自然公益”学堂的发起者和负责人之一,原上海野鸟会成员,目前是上海植物园的工作人员。她很早就参与上海野鸟会组织的观鸟科普活动,随后和同伴自行创立了民间公益组织“自然公益”学堂。事实上,像“自然公益”学堂这样,从上海野鸟会中“播种孵化”出来的公益组织还有许多。

    “自然公益”学堂是2014年底成立的,学堂的核心成员有来自上海植物园的科普工作者、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工作者、上海市高校和中小学校的一线老师、上海绿洲公益等多个机构的工作人员。团队拥有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自然公益”学堂的所有活动以公益为目的,每次活动或免费或只收取活动所需的材料费。2015年,“自然公益”学堂的“自然笔记”项目参加上海市妇女儿童家庭公益服务创意赛,获得一等奖。

    “自然公益”学堂主要以自然笔记的形式开展活动。“自然笔记”倡导参与者对身边的自然进行细致观察,用文字、图画等方式为大自然写日记,让人们在书写、记录的过程中,体会到自然的奇妙、生命的可贵。2014年,“自然公益”学堂还与暖暖残障艺术中心的智障儿童家庭结对,面向这一特殊群体开展了为期近半年的自然笔记活动,得到特殊儿童家庭的高度认可。

    今年年初,“自然公益”学堂联手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点灯儿”自然观察绘本。这是国内首套原创自然教育故事绘本,融故事、科普知识与自然教育活动于一体,让儿童通过阅读趣味童话故事,动手玩游戏,了解并爱上大自然。“点灯儿”第一辑共推出6册图书,分别是 《植物彩虹》 《飞吧,蒲公英》 《树林里的魔法师》 《叶宝宝找妈妈》 《奇怪的长相》 《影子怪物》,分别向小朋友们讲述了植物、土壤动物、昆虫、鸟类等大自然精灵的故事。所有绘本都基于学堂原有课程进行开发,为孩子送上最便捷有趣的自然教育课程。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