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11
笔会

爱茶的弟弟


    徐慧芬

    沏一杯茶,看茶叶在沸水中翻腾,慢慢沉寂下来,渐渐澄明的茶水中,我看到了一张脸,一张俊朗帅气的脸。他笑吟吟对我说,姐姐,这是好茶叶,你喝喝看,慢慢品……于是,我的眼睛被热气濡湿。

    这个中年男人是我的小弟弟,几年前他去了天国。年幼时的他活泼多话,客厅里大人们叙谈,他也常常穿梭其中,问这问那都要问个明白。稍长,学父母样,客人来了,他上前敬茶。看他第一次端来的茶,大家都笑了,一杯茶里半杯茶叶。父亲说,你这个傻孩子呀,茶叶放多了,茶就变苦了! 他却端起来喝了一口,舔舔嘴唇,笑嘻嘻说,我不觉得苦呀! 他刚踏进小学,“文革”爆发,家里遭难。他受同村孩子的欺负辱骂,小小孩的他又不肯买账,常与人对打,打得鼻青眼肿也不知退却讨饶。终于有一次被打破了头,昏迷过去,醒来后从此变了性情,成了寡言者。

    慢慢长大,沉默少语让他把心思集中在手艺活上。他练书法,会写一手像样的字,他也学篆刻,镌刻印章能模仿各派名家风格,他前前后后为我刻了一匣子的姓名章和闲章,让我用了几十年还在用。细碎精巧的木工活更是他的拿手,受用过他活儿的亲戚朋友邻居们总会忍不住赞叹:小毛的手真巧! 小毛是他的乳名。以后他进了工厂,成了一名善于修机器的工人。

    他生活上不讲究,不抽烟不喝酒,唯一款待自己的是,闲暇时邀上三五好友,沏壶好茶,慢慢品,别人说道,他则微笑静听。好茶叶,他自己一个人是舍不得享用的,总要等朋友来,他是朋友圈里公认的仁义者。朋友们家常生活中若遇到了麻烦,第一时间会求助他。一位小兄弟,新居不久,半夜里突然家中水漫金山,物业叫不应,急得团团转,他睡梦中接到电话,大冬天跳下床,披衣顾不得系完纽扣,助动车风驰电掣赶到现场,动动手,不多会问题迎刃而解。空调出了故障、墙壁裂开了、小孩的玩具坏了零件不动了,甚至养的花患了虫害萎靡不振了,诸如此类困惑,到他手上,都是小菜一碟。大家感谢他,心有默契,时有茶叶塞给他。

    他熟读茶经,对茶道颇有心得。他买茶叶不惟贵贱也不听说辞,只凭自己的舌尖味蕾。他也爱收集茶具,家中他自己动手做的博古架上,陈列着各式茶具,大多是紫砂的,都不是古董,古董他也收藏不起,但他觅来的东西大都有匠人的慧心与巧思在。

    修机器活一直让他很忙,外地工厂也常慕名请他去。成家后,孩子渐大开销日增时,妻子下岗了。这样,为了多挣一点贴补家用,他从不推辞厂里加班加点活,星期天节假日也时常舟车劳顿赶往外地修机器。忙,让他少了细细品茶的功夫,他说,茶要慢品,不能牛饮,否则就亏待了茶。去世前的几年是他最忙碌的人生段,行色匆匆随身包里总放着一只大容量的玻璃保温杯,里面的茶水黑沉幽暗,那是藏区出产的黑茶,浓酽苦涩,一般人喝不惯。劳作稍息时,他端起茶杯咕咚咚一仰脖,一下子全下了肚。旁人在,他像是不好意思这么喝,解释说,苦茶特别提神呢,要靠它赶生活,也只好囫囵吞了。他对朋友说,到我退休了,那时女儿也已经大学毕业了,我也没啥心事负担了,我要到山里去,跟茶农学种茶、制茶,最好是自己有一个茶园,那时你们都要来呀,我们要定定心心喝茶。

    他虽华发早生,身体看起来倒是蛮好,常年的体力活,让他的手臂显得格外粗壮有力。几十斤一袋的米,他能一口气帮人扛到六楼。三四十斤重的助动车电瓶也是一手拎着上楼下楼。但寻常人哪能没有一点病痛? 有了病痛,他是不声不响,也不当回事。他说没事,亲人们也忽视了。终于在一次连续加班劳作后,突然深感无力,验血的结果,让人猝不及防地绝望!重症病床上,他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最后一次昏迷数天不见醒,家人用他最喜欢的茶叶,泡开成汁后,掰开他的嘴,往里点点滴滴灌,果然是茶香唤醒了他,他又一次醒来。醒来后看到陪在边上的姐夫,第一句话说,等我好了,你一定要过来陪我喝茶呀!缓了缓,又补了一句:我还有点好茶叶一直藏在冰箱冷冻室里呢! 两句话一出,让他姐夫背转身去,泪流满面。因为医生已告知,他没救了,但他自己不知道。

    他走了。葬礼上,他的朋友们带来了一罐罐茶叶,放在他身边,陪伴他。几年后他的女儿在亲友的鼓励下远赴重洋,继续求学。临行时,女儿把爸爸常用的一套茶具连同爸爸身前留下还未启封的一罐茶叶带走了,她觉得爸爸的灵魂也许会藏在里面。星满苍穹的夜晚,我也仰天长望,问一句:弟弟,天上可否安心喝茶?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