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4月2日专电 (驻陕记者 韩宏)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了对靖边县一座汉代墓葬最新的发掘和研究修复成果,在公布的发掘成果中,墓室里绘制的包括二十八星宿在内的星空图尤其令人惊叹。考古专家说,该二十八星宿图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齐备,是目前已发现的内容最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
新公布的这座墓葬是一座曾被盗的砖室墓,位于靖边县渠树壕一个汉代墓群中。据主持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段毅介绍,这座汉墓的前室四壁和券顶绘有大约20平方米的壁画。在墓室入口的南北两侧各绘有一执铩武士;前室北侧的东壁绘有骑马图、山峦图;正中上绘车马出行图,下绘山林牧马图;南侧正中上下分栏绘有楼阁庄园、宴乐人物、祥禽瑞鸟和仙人图等,西壁绘有一侍女和熏炉,共十幅;后室西壁枋额上绘一瑞兽。而在前室、后室的券顶上通绘着日月、四象(即苍龙、朱雀、白虎和玄武)、二十八星宿和人物图等。
据介绍,此前,最早考古发掘发现的二十八星宿名称见于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个漆箱上,但只有题名,没有图像、星形和星数。2008年,在靖边县这一区域发掘的壁画墓,也出土了与此次发掘相似的星象图,但只见个别星宫题名。地域相邻的定边县郝滩汉墓同样出土了二十八宿星象图,但不如此次发掘的完整且成序列。
1987年,在西安交大校园内发现的西汉壁画墓,曾发现了具有星形、星数、图像的天象图,但没有星宿题名。这使得靖边县这座汉墓,成为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内容最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
此次发现的二十八星宿图,为探讨汉代天文学的发展状况,了解东汉时期的观念习俗、宗教思想及研究先秦两汉时期的神话传说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人为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转,把广袤的星空划分为28个星区。他们把整个天区划分为五个宫———“中宫”和东西南北四个宫,其中的东西南北四个宫管辖着二十八宿 (星座)。“二十八宿”简单地说,全天共有28个宿,以这二十八宿为代表,携领囊括全天的所有星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