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4月02日 星期日
3
综合

归入李清照名下的“易安词”逾半数真伪难辨

年代先后仍是最重要辨别标准


    本报讯 (记者李婷)李清照自成一格的易安词在词坛上独树一帜,赢得了当世及后代极高的赞誉。美国斯坦福大学汉学教授艾朗诺在最新研究中却发现,如今被归入李清照名下的易安词实际上鱼龙混杂,来源多种多样,其中半数以上真伪难辨。

    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最新引进出版的《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一书中,艾朗诺指出,根据诸多南宋文献的记载,历史上曾有一部正统的李清照的词集流传于世,题为 《漱玉集》。该词集的具体刊刻时间现在无从知晓,但12世纪中叶有关易安词的大量评论,意味着当时已有词集刻本流传于世。《漱玉集》 在南宋时广为传布,后散佚。明代文人兼藏书家杨慎对易安词格外着迷,据他记载,自己当时费尽周折也没能找到一份 《漱玉集》 抄本。而 《漱玉集》 的失传,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究竟哪些才是真正的易安词。

    事实上,自南宋起,一些他人名下的词作便被贴上易安词的标签。比如,南宋黄大舆编纂的十卷本咏梅词选 《梅苑》,将本应是周邦彦的词作 《玉烛新》系于李清照名下。到了元、明、清时期,每当一部词选问世,总会冒出新的“易安词”。直至清末,易安词的总数已从现存南宋文献中的36首,膨胀到75首之多,数量较前者增加了一倍多。这个数字到了当下仍在不断增长,最近有一份在网络上刊登的学术研究,竟列举了88首易安词。艾朗诺认为,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和图书市场对女性词作的需求,是李清照易安词不断新增的重要文学与商业背景。

    在艾朗诺看来,尽管早期就有误判的例子,但判定归入李清照名下的易安词的可靠性,年代的先后仍是最重要的标准,越是晚出现的易安词相对来说越不可信。他认为,最可靠的是收入《乐府雅词》的23首易安词。《乐府雅词》由曾慥于1146年编成,是李清照在世时已经刊行的一部词选。元明以后,李清照佚作不断出现于各类选本中,但可信度很低。令人不安的,有不少研究李清照的当代学者,将其去世后的四个多世纪才归于她名下的、说不清出处的词,与她在世时或去世不久编辑的选本中出现署名李清照的词匆匆地拼凑在一起,并加以讨论。更糟糕的是,一些学者从大量疑作中任意汰择,以投合心目中的李清照形象,致使不同的学术研究对李清照作品“全集”的判定大相径庭。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