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海翔
1比0,这是乌兹别克斯坦与卡塔尔之战的终场比分,这一比分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乌兹别克斯坦队只需要在最后三场比赛中拿到3分,就能确保压制住中国队,夺走国足进军世界杯的最后一线机会。时至今日,必须承认,所谓出线的奇迹事实上已经几乎不可能发生,甚至曾被我们视为小组最弱的叙利亚队都拥有比国足高得多的晋级概率。
但这绝不能成为放弃的理由。20年前,伊朗队当家前锋阿里·代伊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在一场比赛或者一个系列赛中消极保守、提前放弃或者心存畏惧的话,那么你永远不可能战
胜对手。”哪怕心存一丝杂念,无论何时何地,你就已经输了。
时至今日,20年前在阿扎迪球场踢出一脚世界波进球的毛毅军仍会经常感叹,当年的中国队放弃得太早,“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次十强赛直到最后一场比赛的最后一刻我们都还有机会,但可惜的是,我们在最应该咬牙的时候没能咬住。”1997年十强赛末战前的中国队误以为自己肯定出局,而在末战中制定了错误的战略方针。如此怯懦的球队也确实配不上运气的降临。
昨晚,中国足球又一次败在了伊朗队的脚下,但这一次与以往却有着一些不同。如果说之前的所有失败都有心存畏惧、消极保守的战术和心理因素存在的话,昨晚的国足却毫无怯场,摆开架势与伊朗队拼了一整场。与亚洲顶尖球队的实力差距必须承认,但国足队员们
一直奔跑到最后一刻的劲头却表达出了坚定的信念。输球之后,国足队员们低垂着脑袋离开阿扎迪球场的那一幕令人揪心,但这只是片刻的迷茫,几分钟之后,门将曾诚就在混合采访区喊出了这样一句话,“再难也要坚守,我们决不放弃!”也正是凭借这样的信念和斗志,这支球队才能在长沙击败韩国。
一场胜利或是一场失败不会改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国足的地位。而从近几场比赛中传递出的战斗精神,恐怕才是这支队伍现如今最特殊的气质。对于此刻的中国足球而言,坚持战斗已与能否在十二强赛中晋级无关,而是回归足球运动本质的一种努力———足球之迷人,不仅仅在于凯旋的结果,更在于战斗的过程。这何尝不是我们对于国足的初心与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