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3月25日专电 (驻浙记者蒋萍 通讯员刘海波)62年前的3月25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开派巨匠黄宾虹先生在杭州去世,浙江图书馆和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今天联合举办“曾祺先生30年探究宾虹笔墨展”缅怀一代宗师,作者是文化学者曾祺。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31日。
都说绘画是寂寞之道,生前,宾翁曾戏言,他的画要到他去世五十年后方才会被广泛接受,坊间还有他赠画而被当面拒绝的传闻。他去世后,按照其遗嘱,画作要捐给国家,可他的夫人竟找不到接收单位,好不容易硬捐出去了,人家接收后就把包裹搁置一边,直到30年后才被打开,可谓寂寞之至。时移世易,当年宾翁的戏言,竟像是个预言,不仅浙江博物馆于2005年 (正好是其逝世50周年) 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大型展览和系列纪念活动,社会上对于黄宾虹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也日益为其“浑厚华滋”之民族精神所折服。
黄宾虹的一生,波澜壮阔,除了艺术家身份之外,还是著名的活动家、出版家、教育家、学者,他对书法、绘画、篆刻、金石文字、书论、画论、画史都有深入研究,甚至还精通烹调、太极拳、围棋、中医,堪称国学大家。黄宾虹曾提出“艺术是特健药”的口号,认为艺术有益人生,是最好的营养品,他以儒学入道,对道家的追求成就了他的艺术境界。然而黄宾虹的画却不是一开始就为大众认同,因为他的画里文化含量太重,审美历史感太苍凉,欣赏他的画需要人生阅历,需要文化积淀,需要美学修养,这三者缺一不可。幸而今人对黄宾虹的认识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曾祺先生就是众多追随者中的佼佼者。
曾祺,笔名曙原,籍贯湖南湘潭,出生于上海。师从海派画家吴野洲先生,研习花鸟。因对黄宾虹山水画一见倾心,后追随黄宾虹山水画三十年,拜谒多名宾虹山水画家、后辈弟子学生求得画法与心法,他的作品得到了黄宾虹家族及黄宾虹有关学术研究机构的高度认同。开幕式当天,黄宾虹家族后人、黄宾虹学术研究会会员、以及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黄宾虹文化追随者济济一堂。曾祺还举行了专题讲座“如何看黄宾虹山水:笔墨演义背后的传统文化学养与西方文化参照”,对黄宾虹文化展开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