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3月26日 星期日
8
笔会

空山水记


    唐 韧

 

    年前开车上缙云山玩,打算顺道接点儿山泉水,其实应该就是空 (Kòng)山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东北一所林业中学教书。校园靠着一条长白山余脉。学校在山上开了菜地,老师们课余就上山去种种菜。没什么苦活累活,不过是一边铲草、架豆角、翻红薯藤子、挖土豆,一边聊闲天。只是要走一大段山路,天热的时候爱口渴。

    上山是不需要带水的。山路的石壁上经常有细细的水线淌下,下面用木板简单围个四方小池,就能存下不少。这水名曰“撅尾巴茶”,因为得弯下身子趴着喝。“撅尾巴茶”清、冽,解渴,虽然水面上划着个把水蜘蛛 (水黾),但绝不会拉肚子。

    这正是所谓空山水,是经山林涵养,又由山体过滤的山雨山雾。《茶经》 里说泡茶“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空山水大抵可算在“山水”之列。平时用的自来水都是江水,又常看见本地人提着挑着装了水的塑料大桶从山上下来,就惦记着哪天也去接一回“上等水”尝尝。

    我们只带了一个五升的桶爬上打水那个小坡。没想到上头排着好长的“轮子”(渝方言:排队)。人不过十来个,但是桶多。一人至少两个桶,而且都是饮水机用的那种大桶,接满了连水带桶总有二十来公斤,所以都备有运输工具:小拉车、绳子扁担。带三四个大桶的居多,最多的一个人带了五个大桶和三十多个四升农夫山泉桶,像穿鱼似的用绳子穿成四五串,堆在那里,看着眼晕。轮子里站队的多是水桶,主人们都在边上或立或蹲。可能下意识觉着把小桶放下来排在那儿,会招人笑,我们背手拎着它,斜斜地跟进轮子的尾巴。

    水溜比大拇指略粗,接一大桶水得两分多钟。这轮子怎么也得排一个多两个小时。一咬牙,还是决定等了,反正待着也是待着,山上空气还好。不多会儿,身后又跟了七八个人和大小二十几个桶。

    这么一桶桶接一桶桶走,时间过得可真慢! 听人闲聊,都是常来打水的。就问他们,这水好喝吗?

    答曰:“好喝!”“回去一喝就知道了!”“我们家小娃儿都喝得出来!”“喝了这水就不愿意喝自来水了。”“泡茶都要用这个水。”“你看看这些桶!就知道好不好喝了!”

    “运回去能搁多久?”有人问。

    “能喝几天吧。搁久了也不得行,要长苔。”

    “那他们 (指着穿成串的那堆桶)怎么要打这么多呢?”

    “可能是开茶楼的吧。”有人猜。

    女儿掩了嘴悄悄说:“你说那人会不会把桶封了冒充农夫山泉卖?”

    “还真难说。”

    排轮子的人们看着那几十个桶,也聊起来,说农夫山泉这么一桶就得十好几块。估计这么想的不止我们。

    轮到那个“大户”接水了,是两个中年人,一男一女,女的管接水,男的管用绳子绑好,手脚都很是麻利。前一桶还没接满,女人就把后面的桶打开涮好在那儿候着了。男人接过来,六个小桶拴作一组,两个大桶或两组小桶往扁担头上一挂,就蹭蹭挑下坡去。有人忍不住打听:“这么多水可吃得了?”女人讪讪地说:“做饭也用……是好几家一起的。”

    人这日子过得可真够健康的。北碚街上的老馆子,常有“泉水小面”“泉水豆花”的菜色,那是当招牌来打的。瞧瞧人家,日常用水都已经“泉水化”了。

    大伙说,早上三四点钟就开始有人接水了。

    “那不是天都黑着呢吗?”“打起手电来嗄!”

    “怕辛苦也可以上网买,像是四升一桶,四块钱吧。”

    “那可靠不住,给你灌点自来水,你也看不出来,”有个大叔不屑地说,“就真是接的,也不能全放心,不能生喝,网上有检测结果:缙云山水大肠杆菌超标。”

    不由得想象起凌晨打着手电来接水的情形。正是黎明前最冷的时候,路隘林深苔滑,雾气还重,手里提上四十来斤的水,一脚高一脚低地探着路下坡,真不容易! 为一口水这样奔波,大概无暇生出“月满空山水满潭”的心境,待用这水煮了茶,也难喝到“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的滋味。由此又琢磨到底是什么人甘心吃这个苦。也许是天天忧心水质的专家学者? 记得以前就有新闻报道过这么一位,20年没喝过自来水,连打扫卫生的水也必须过滤。或是特别信服山泉养生功效、又担心瓶装矿泉水是用“矿化液”兑出来的老头老太? 总之想到还有人在默默抗拒着自来水和瓶装矿泉水的便利,坚持只饮这必须烧开了喝的“撅尾巴茶”,多少有些敬服。

    差不多两个小时后,我们拎着辛苦排来的空山水下到山间公路上。在下面等着的女婿听我们述说那两个人已经“泉水化”的讲究生活,笑言:“说什么你们都信。那两个人是土豪雇来接水的。他们挑下来的水,统统进了‘路虎,的后备箱。土豪刚刚就停这儿,才走!”

    哦,那也还是有人“泉水化”的,不过是开“路虎”的主儿。受累挑水的,并不是那喝水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嘛!

    回家,学科学教育的女儿说,咱也“好好信儿”吧。她把“撅尾巴茶”和自来水烧开,分别倒进两个杯子,让大家一杯喝一口,猜哪杯是山水。

    味道果然不同,三张嘴都喝出来了。只是没空再去接水。虽然心下也掠过,什么时候去弄一大桶来。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