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医学健康疑问,我们邀请医学专家来解答。
答 徐秀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保健/发育行为儿科主任
大多数宝妈都有这样的苦恼,随着宝宝一天一天地长大,到了一定的阶段,宝宝就会时时刻刻地想黏在妈妈身边,妈妈的每一次离开,就像是在上演一部苦情大戏。
宝宝在出生后的头一年中,和与他密切接触的人形成了情感纽带,即亲子依恋。大概在7月龄开始到1-2岁左右,逐渐与亲密照料他的妈妈之间建立依恋关系,亲子依恋关系的发展是宝宝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基础。建立安全依恋的宝宝,能把妈妈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此地出发,去探索周围新世界。当有安全需要时,又返回妈妈身边,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
大概在18个月左右,宝宝开始出现分离焦虑,这个时候的宝宝以为看不见妈妈,妈妈就从此消失了,对于妈妈的离开感到不安,而且形成了分离焦虑。这时,妈妈应该要认识到宝宝这个心理特点,每次外出时,都告诉宝宝,妈妈要外出一会,等一会就回来。每次从外面一回来,立即告诉宝宝妈妈回来了。这样,无需多久,宝宝就知道妈妈这一走,只是暂时的离开,不多久又会回到宝宝的身边。那宝宝心中有底,安全感会油然而生,自然也就不哭闹了。
从现在起,每天离开时,一定要告诉宝宝,妈妈要上班去了,下班回来就陪宝宝玩。此外,每天和宝宝玩玩捉迷藏的游戏,借助于这一游戏方式让宝宝逐渐明白,妈妈暂时消失并不意味着妈妈从此就不见了,妈妈离开后还会回来的。
其实,小宝宝们真的是很懂事的,他们的认知接受能力远要比我们成人想象的来得强,他们哭闹的背后肯定有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只是缘于不能沟通。因此,这就需要妈妈们细心观察、具体分析、理智应对,切不可莽撞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