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
4
天下

中国四大藏书阁建筑规制均源于天一阁


古朴的两层木构藏书楼天一阁。

    本月,本报 《天下》 推出“走访中国四大藏书阁”系列报道,本报记者先后对北京的文渊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和杭州的文澜阁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报道。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获悉,当年藏贮《四库全书》 的四大藏书阁的建筑规制均源于宁波的天一阁。于是,本报记者于近日走进天一阁,为您带来这座对中华文化传承意义深远的江南私家藏书楼的今昔故事。

    天一阁位于宁波城西的绿茵深处,是一座古朴的两层楼阁的木构建筑。它不仅是亚洲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宁波人的藏书史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自唐宋以来,宁波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港口,并逐步成为浙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初史学家万斯同曾说“浙江东渡是宁波,人物由来此地多”。宁波著名的藏书楼有丰坊的万卷楼、范钦的天一阁、范大辙的卧云山房等,而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天一阁藏书楼。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 (1561—1566) 之间,原为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范钦退隐后,为了将毕生所搜集的书永久传递下去,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后最终以 《易经》 中阴阳五行之说来建造藏书楼。

    天一阁的命名取自 《易经》“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范钦把天一阁的两层楼阁喻为天与地,楼上为一通间取其“天一”,楼下为六开间取其“地六”。他认为书最怕火,而“天一”“地六”这样的格局能产生水,实为以水克火之意。公元1774年,当乾隆皇帝为了收藏《四库全书》,而要建造藏书楼时,天一阁已历经二百多年的历史,故派官员到天一阁取经。

    王先谦 《东华续录》 记载,乾隆皇 帝诏谕军机大 臣 等:“……因闻其家藏书房屋、书架、造作甚佳,留传经久。今办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欲仿其藏书之法,以垂久远。”乾隆皇帝不但以编书为名征了天一阁600多种书籍,而且还仿天一阁藏书楼的式样建造了七个阁来庋藏 《四库全书》,至今尚存四座皇家藏书楼。

    当记者穿梭在天一阁的园林中,耳边不禁回荡起余秋雨曾在《风雨天一阁》 中写到的一句话:“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上海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